当季节交替,花粉、尘螨肆虐,或是流感高发,身边喷嚏声此起彼伏时,不少人开始琢磨:有没有什么简单有效的方法能预防鼻炎,守护鼻腔健康?近年来,洗鼻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热门的鼻腔护理方式。
洗鼻预防鼻炎的科学依据
要弄清洗鼻能否预防鼻炎,首先得了解鼻炎的发病机制。鼻炎,本质上是鼻腔黏膜的炎症,过敏原、细菌、病毒、灰尘等刺激物进入鼻腔后,会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而洗鼻,就是通过特定的溶液和工具,对鼻腔进行冲洗。从原理上看,洗鼻具有多方面预防鼻炎的作用。其一,它能直接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细菌、病毒、灰尘等有害颗粒。雾霾天之后洗鼻,能有效清除吸附在鼻腔黏膜上的PM2.5颗粒,减轻其对鼻腔的刺激。其二,洗鼻可以湿润鼻腔黏膜,改善鼻腔干燥环境。干燥的鼻腔黏膜容易受损,进而增加病原体入侵风险,而洗鼻能维持黏膜的湿润度,增强其屏障功能。其三,洗鼻还能稀释和排出鼻腔内过多的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保持鼻腔通畅,让鼻腔内环境更健康 。
正确洗鼻操作指南
既然洗鼻对预防鼻炎有好处,那么如何正确洗鼻就显得尤为重要。错误的洗鼻方式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损伤鼻腔。
洗鼻工具选择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洗鼻工具主要有洗鼻器和雾化洗鼻器。洗鼻器又分为挤压瓶式、壶式等。挤压瓶式洗鼻器通过挤压瓶身产生水流,能较好地控制水流力度和冲洗方向;壶式洗鼻器类似茶壶,使用时需将壶嘴对准一侧鼻孔,利用重力和倾斜角度让水流通过鼻腔从另一侧流出。
洗鼻溶液调配
洗鼻溶液的选择也很关键。最常用的是生理盐水,它的渗透压与人体体液相近,不会对鼻腔黏膜造成刺激,且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如果没有现成的生理盐水,也可以自行调配。一般来说,每5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4.5克无碘盐,搅拌均匀即可配制成0.9%的生理盐水。
洗鼻步骤
清洁双手,准备好洗鼻工具和洗鼻溶液,将洗鼻溶液倒入洗鼻器中。
身体前倾,头稍微向下低并偏向一侧,将洗鼻器的壶嘴或喷头轻轻放入上方的鼻孔。注意不要用力将洗鼻器塞进鼻孔,以免损伤鼻腔。
缓慢挤压洗鼻器或倾斜壶身,使洗鼻溶液缓缓流入鼻腔,然后从另一侧鼻孔或口腔流出。过程中要保持自然呼吸,不要憋气,避免溶液进入气管引起呛咳。
一侧鼻腔冲洗完成后,换另一侧鼻腔重复上述步骤。
洗鼻结束后,用干净的纸巾轻轻擦干鼻腔周围,将洗鼻工具清洗干净,晾干备用,防止细菌滋生。
洗鼻频率与注意事项
对于健康人群,为预防鼻炎,建议每天洗鼻1 - 2次,早晚各一次即可;如果处于花粉季、雾霾天等特殊环境,可适当增加洗鼻次数。但洗鼻频率不宜过高,过度洗鼻可能会破坏鼻腔内正常的生理环境和菌群平衡。
洗鼻时还需注意,鼻腔有破损、鼻出血、耳部疾病发作期等情况,应暂停洗鼻,以免加重症状;洗鼻过程中若出现疼痛、呛咳、呼吸困难等不适,要立即停止,必要时咨询医生。此外,儿童洗鼻需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选择温和的洗鼻方式和合适的工具,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意外。
洗鼻虽好,但不是万能
虽然洗鼻在预防鼻炎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它并非万能。预防鼻炎还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如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更换床单被罩,减少尘螨滋生;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在花粉季、雾霾天等特殊时期,外出佩戴口罩等。同时,洗鼻也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已经患上鼻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洗鼻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缓解症状、促进恢复。
洗鼻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鼻腔护理方法,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坚持使用,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鼻炎,让鼻腔保持清爽健康。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洗鼻习惯,给鼻腔多一份呵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