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急诊科基地培训学院技能考核工作顺利落下帷幕。此次考核旨在全面评估住培学员在急诊临床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为培养高质量的急诊医学专业人才把好质量关,对于提升急诊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结
合急诊科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的要求,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重点考察急诊住院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和医学人文沟通能力,采用国际通行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式。本次考核涵盖了急诊医学领域的多项关键技能,主要包括第一站:接诊病人;第二站:临床思维;第三站:心肺复苏+电除颤;第四站:采用直接喉镜完成气管插管;第五站:呼吸机初始设定;第六站:缝合打结;第七站:医患沟通。
上图:腹痛病例临床思维考核
百草枯中毒医患沟通考核
住培医师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考核、直接喉镜下气管插管操作、外科缝合打结操作考核
对于住培学员来说,这次考核是对他们过去一段时间学习和训练成果的检验。一位学员考核完成后表示:“这次考核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针对这些问题加强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急诊技能水平,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急诊医生做好准备。”
合格的考核成绩是住培医师完成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只有顺利通过住培考核,住培医师才能获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这是他们未来从事急诊医学专业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的基本条件,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准入作用。正是因此,急诊基地进行这样的技能考核是职业资格认证的重要环节。同时,考核是对住培医师在急诊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应急处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通过考核结果,住培医师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在心肺复苏操作是否规范、对常见急诊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中毒等)的诊断和处理是否准确及时等。这种反馈可以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急诊住培基地教学负责人表示,此次技能考核是急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可以激励学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为基地调整和完善培训方案提供了依据。基地将继续加强对住培学员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为急诊医学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考核结果也是衡量住培基地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住培医师在考核中普遍表现优秀,说明基地的教学计划合理、教学方法有效、师资力量雄厚。反之,如果住培医师成绩不佳,基地就需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否需要提高等,从而促进基地不断优化教学质量。考核中发现的住培医师的共性问题或者薄弱环节可以为住培基地的教学改革提供方向。例如,如果在考核中发现住培医师对急诊高级生命支持操作的掌握普遍较差,基地可以增加该课程的比重,或者改进教学方法,如采用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住培医师在这方面的技能水平。
通过严格的急诊住培基地考核,可以确保住培医师具备扎实的急诊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当这些经过考核合格的医师进入临床工作岗位后,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急诊医疗服务,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提高急诊医疗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考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急诊医学的住培工作。它可以促使住培基地和住培医师紧跟急诊医学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如急诊介入治疗、急诊创伤一体化救治等新技术新理念。这种推动作用有利于整个急诊医学专业的持续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急诊医疗需求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