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MRI检查中的注意事项与患者配合要点

时间 :2024-10-18 作者 :谢运周 来源:曹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波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辐射、高软组织分辨率的优势,广泛应用于脑部、脊柱、关节等部位的病变诊断。MRI检查能够提供多平面、多参数的图像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将围绕MRI检查的基本原理、注意事项及患者配合要点,详细阐述MRI检查中的关键内容,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1. MRI检查介绍

MRI检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强磁场和射频波使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发生共振,通过接收共振信号生成图像。与CT和X线检查不同,MRI检查不依赖电离辐射,因此无辐射损伤,特别适合需要多次检查的患者(如儿童、孕妇)。MRI的优势在于其高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脑组织、脊髓、肌肉、韧带等结构,因此在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梗死)、脊柱病变(如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及关节疾病(如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此外,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如fMRI)和血管成像(如MRA),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然而,MRI检查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5-60分钟,且检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这对患者的配合提出了较高要求。

2. MRI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患者需去除身上的所有金属物品,如首饰、手表、眼镜、假牙、手机、信用卡等,因为这些物品可能受到强磁场的吸引,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此外,患者需更换医院提供的无金属衣物,以确保检查安全。对于某些特殊检查(如腹部MRI),患者可能需要禁食4-6小时,以减少胃肠道蠕动对图像的干扰。检查中,患者需保持静止,避免任何身体移动,因为移动会导致图像模糊,影响诊断结果。对于需要呼吸配合的检查(如胸部或腹部MRI),患者需根据技术人员的指令进行规律呼吸或屏气。检查过程中,MRI设备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患者可使用耳塞或耳机以减少不适。检查后,患者需观察有无不适反应,如头晕、恶心等,通常这些症状会很快消失。患者还需了解取报告的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领取检查结果。

3. MRI检查配合要点

首先,心理准备是患者配合的关键。由于MRI检查时间较长且设备空间较为封闭,部分患者可能产生焦虑或恐惧情绪,尤其是幽闭恐惧症患者。医护人员应在检查前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过程,告知检查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或播放音乐的方式帮助孩子放松。其次,体位配合是检查成功的基础。患者需根据检查部位采取正确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并在检查过程中保持静止。对于需要呼吸配合的检查,患者需根据技术人员的指令进行规律呼吸或屏气,以确保图像清晰。例如,在胸部MRI检查中,患者需在技术人员发出指令后深吸一口气并屏住呼吸,通常持续10-20秒。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幽闭恐惧症患者,需采取个性化的配合措施。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在镇静状态下完成检查,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MRI检查,幽闭恐惧症患者可使用开放式MRI设备或接受心理疏导。通过科学的配合,患者可以顺利完成检查,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

结语

MRI检查是一种无辐射、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MRI检查的成功不仅依赖于设备的先进性,还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通过检查前的充分准备、检查中的体位与呼吸配合及检查后的观察与反馈,患者可以顺利完成检查,减少不适感。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幽闭恐惧症患者)需根据个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配合措施。希望本文的内容能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MRI检查,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通过医患双方的密切配合,MRI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