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年老体弱、慢性疾病、手术后的恢复等原因,都容易发生皮肤受损和压疮的风险。压疮也被称之为褥疮或压力性溃疡,它是由于皮肤及皮下组织长时间受压、缺血、缺氧所导致的一种局部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还会增加感染风险,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为此,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科学的皮肤护理和预防压疮十分重要,接下来就此进行一次全面科普,希望对您或家人的身体健康有所助益。
一、如何做好长期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了解一下!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有着保护、调节体温、感知等功能,长期卧床患者想要保持皮肤健康、预防压疮,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定期翻身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皮肤某一部位长时间受压,就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压疮。所以,定期翻身很重要,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常是每间隔2-4小时翻身一次,来减少局部皮肤的受压时间。在翻身时,动作要轻柔,不要有拖拉拽等动作,防止对皮肤造成额外损伤。
2.使用合适的床垫
床垫的选择对预防压疮也很重要,理想的床垫可以分散压力,减少皮肤受压点及压力。可以选择长期卧床患者的专用床垫,如气垫床、记忆棉床垫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皮肤受压,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患者的皮肤需清洁干燥,每天都使用温水清洗皮肤,尤其是臀部、腰部、背部等受压部位,注意在清洗时,为患者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用品,不可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在清洗之后,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注意不要过度摩擦。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干燥,及时为患者换下潮湿的衣物和床品,以免皮肤受潮。
4.营养支持
长期卧床的患者因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等因素,较易发生营养不良;且其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压疮,必要时可为其通过鼻饲、静脉营养等方式来补充营养。
5.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状态
护士或家属每天搜要检查患者的皮肤状态,尤其是受压部位,查看是否有红肿、硬结、水疱等压疮的表现,如有异常,需及时采取措施,以免压疮进一步发展。
二、预防压疮的实用技巧,人人都要学会!
对于长期卧床者,除了要做好基础的皮肤护理之外,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大家来预防压疮。
1.使用减压垫
减压垫是一种预防压疮的辅助工具,可以分散压力,减少皮肤受压点,常见的减压垫包括气垫、泡沫垫、凝胶垫等;在为患者选择减压垫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床垫类型进行合理选择。
2.适当抬高床头
如果患者需要半卧位,在抬高床头时要尽量保持床头与床尾的高度差不超过30度,因为过高的床头会使患者的身体下滑,从而增加臀部、腰部等部位的受压。如果必须要抬高床头,可在患者臀部下面放一个枕头或垫子,有助于减少受压。
3.使用皮肤保护剂
使用皮肤保护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有助于减少皮肤与床单、被褥之间的摩擦,对预防压疮很有效,常见的皮肤保护用品有液体敷料、薄膜敷料等,在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不可过量使用。
4.按摩与被动运动
护理人员、家属可定期为患者进行按摩和被动运动,能改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受压部位的缺血缺氧情况;在按摩时手法要轻柔,不可过度按压,还可以帮助患者做关节屈伸、旋转等被动练习。
5.保持舒适的体位
为患者保持一个舒适的体位,既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又可减少压疮的发生。在摆放体位时,注意防止局部皮肤的过度受压和摩擦,如果患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的患者,也可以用枕头、垫子等柔软的物品垫于身体骨凸及空隙处,这样可以分散压力。
总之,预防压疮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这期间需要护士、家属和及患者的共同努力。我们通过实施科学的皮肤护理、合理的体位摆放、使用减压垫和皮肤保护剂等技巧,可以有效降低压疮发生风险。同时,还要予以患者营养支持,这也是预防压疮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此,就让我们携手努力,为长期卧床的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也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远离压疮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