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是危重症患者治疗的主要场所,此处患者受病情影响,自主呼吸能力较弱,往往需要借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辅助患者呼吸,改善氧合情况。但辅助通气技术具有一定损伤性,拔除管道后极易产生获得性吞咽障碍,影响预后恢复质量。那么,应该怎么做才可帮助重症监护室获得性吞咽障碍患者减轻症状呢?相关的早期康复治疗内容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便展开讲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早期康复治疗的那些事儿。
1. 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危害性为何呢?
重症监护室内患者可因气管插管、神经肌肉疾病等引起获得性吞咽障碍,若未进行治疗,患者可因持续吞咽困难而减少进食量,无法满足机体营养代谢需求,易引起营养不良情况,增大其他疾病患病风险,同时,患者可伴随咽喉肿痛现象,影响言语沟通能力,不利于身心健康恢复。另外,发生获得性吞咽障碍后,患者的相关肌肉萎缩,丧失肌肉肌力,影响食道与咽喉的相应功能,增加患者恐慌感与摄食难度。
2. 应该如何减轻获得性吞咽障碍的症状呢?
获得性吞咽障碍患者病后常存在流口水、咳嗽、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在应对以上症状时,可通过下列方式进行缓解:1)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减少细菌数量,减轻其对唾液腺的刺激,降低唾液分泌量;2)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营养的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坚硬、刺激性食物摄入,避免吞咽困难与咳嗽出现;3)提倡饮用适量的温水,湿润患者喉咙,减轻声嘶现象,必要时遵医嘱用药,促进喉咙肿痛消退,减轻吞咽障碍现象。
3. 获得性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在对获得性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时,其康复原则为保守治疗、对症处理,常见的早期康复方法如下:1)康复训练:进行闭唇、张唇等口唇运动;进行舌体摆动、舌部前伸与屈曲等舌部运动;进行空吞咽训练与交替吞咽训练;进行鼓腮训练;使用蘸有冰水的棉签刺激咽后壁与舌根,以上训练每项进行2-3min,训练总时长10-15min,一日进行两至三次,以此刺激患者吞咽反射,加快吞咽功能恢复。2)电刺激:利用吞咽障碍治疗仪,将电极片贴在颈部皮肤对应处,设定双向方波,波宽与输出强度依次为700ms与0-15mA;每次刺激时长20min,隔日进行一次,以此刺激咽喉部肌肉,兴奋神经与吞咽肌群,缓解神经元麻痹,促进吞咽反射恢复,利于吞咽障碍现象好转。3)中医技术:取穴风池穴、中府穴、食管穴等处针刺,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20min,以此调节咽喉部肌肉功能,促进其肌力恢复,减轻吞咽困难现象;取穴百会穴、天突穴与迎香穴,对其进行专业手法按摩,并对患者颈部肌肉进行按摩,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吞咽障碍症状,利于吞咽功能恢复。另外,还需进行心理康复治疗,积极与患者对话,进行答疑解惑,减少担忧状况;提倡家属予以足够的关怀,消除孤寂感,并告知保持乐观心态的益处,引导患者表达情绪,消除不良心态;必要时由心理咨询师开导,尽可能平复患者情绪,让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进而保障康复质量,
总之,获得性吞咽障碍是困扰重症监护室患者康复的重要问题,通过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可帮助患者减轻吞咽困难现象,改善肌肉肌力,加快吞咽功能恢复,同时,了解获得性吞咽障碍的危害性与症状,有助于强化患者相关认知,做好心理建设,使其更积极主动的配合康复治疗工作,保障最终康复效果。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落实各项康复训练,改善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康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