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科普一下高血压的日常护理小常识!

时间 :2025-02-07 作者 :孙娜 来源:淄博市桓台县田庄镇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等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良好的护理能够促使血压得到平稳控制,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故本文简单科普高血压的日常护理常识,详见下文。

一、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控制高血压病情的核心环节之一,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应遵循控制钠摄入、控制脂肪胆固醇摄入、控制糖分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的原则。这是由于过量的钠会在体内保持更多的水分,增加血液量,从而提高血压。高胆固醇水平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过量摄入糖类会引起等一系列生理变化,进而影响血压水平。适当摄入优质蛋白质食物可维持血管弹性,降低血压。食物纤维能够促进胆固醇代谢,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心理护理

部分高血压患者存在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不良情绪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影响血压水平的控制。患者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心理咨询、放松训练以及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进行干预,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导致的血压波动。

三、药物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药物自我护理对于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这包括药物治疗依从性、药物副作用观察、定期复诊调整用药等,患者可借助短信提醒、智能药盒等现代技术,提醒自己按时服药。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并记录副作用的出现情况和持续时间,一旦出现任何不适或副作用,应立即与医生联系,以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同时,患者应坚持定期复诊,有助于医生根据自身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治疗方案。

四、血压管理

规范的居家血压监测能够及时了解血压变化情况,并为医生评估用药疗效提供有益参考。患者需选择合格血压计,保持坐姿放松,袖带与心脏齐平,测量前静坐5分钟,连续测3次取平均值,并使用专用记录本记录每次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有助于复诊时提供给医务人员作为诊疗参考依据。除此之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测量血压时需要特别注意。对于老年患者需要双侧上肢的测量,必要的时候测量立卧位的血压。孕妇的血压测量应在坐姿下,保持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地面,手臂应处于与心脏同一水平位置进行,以确保精确性。儿童血压测量前至少静坐5分钟,家属需选择合适的小儿袖带将其缠绕在儿童的上臂,袖带下缘距离肘窝约2厘米。确保袖带松紧合适,以一根手指能轻松插入为宜。在测量过程中需保持安静,可在间隔数分钟后重复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

五、适当运动

运动作为一种管理高血压疾病的措施之一,其可通过多种方式间接地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患者应遵医嘱选取适宜自身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瑜伽等,同时做好运动前准备、运动中注意身体反应以及运动后进行适当放松等,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六、急症护理

高血压急症是一种危急重症,患者自我急救流程的正确实施对于自身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患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自我急救:(1)随身携带医生开具的短效降压药,在血压突然升高时需停止活动,立即坐下或半卧位(背部垫高30°),避免平躺或站立,减少心脏负担。双腿可自然下垂,促进血液回流。(2)小口饮用温水送服短效降压药,并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双臂血压,若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20mmHg,需高度警惕。(3)若出现剧烈头痛、胸痛、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结束语

由于高血压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血压管理、适当运动、急症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风险。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