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守护“生命线”:透析通路(内瘘/导管)的日常护理与观察重点

时间 :2025-02-07 作者 :付娇娇 来源:德州海吉亚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对于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肾友们来说,透析通路无疑是维系生命的“生命线”。无论是自体动静脉内瘘(简称“内瘘”)还是中心静脉导管(简称“导管”),它们的通畅与健康直接关系到透析的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了解并掌握透析通路的日常护理与观察重点至关重要。

1.认识我们的“生命线”

动静脉内瘘(AVF):

原理:手术连接动脉与浅表静脉,使静脉“动脉化”,增粗增厚。

优点:寿命长,感染和血栓风险较低,为首选。

缺点:需数月成熟期,部分患者条件不佳难成功。

中心静脉导管(CVC):

原理:将一根特制的导管通过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等中心静脉插入,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右心房。

类型:分为临时(非隧道式)导管和长期(隧道式、带涤纶套)导管。

优点:可立即使用,适用于急性肾损伤、内瘘未成熟或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

缺点:感染、血栓、狭窄的风险相对较高,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2.内瘘的日常护理与观察重点

核心:“保护”与“监测”。

(1)日常护理:

清洁干燥:每日清洁内瘘侧手臂,保持穿刺点敷料干燥。

避免压迫:内瘘侧手臂禁测血压、抽血、输液;睡觉防压;衣物宽松;勿提重物(一般<5公斤)。

适当锻炼:遵医嘱握拳锻炼,促进成熟和血流通畅。

控制体重血压:控制体重增长,稳定血压,防血流不足。

注意保暖:寒冷时保暖,防血管痉挛。

(2)观察重点(“望、触、听”):

望:皮肤(红肿热痛、破溃、瘀斑);穿刺点(渗血、感染);血管(异常扩张、狭窄);手臂(肿胀、颜色、皮温)。

触:震颤(持续“沙沙”感,减弱或消失是警报);搏动(柔软,过强或消失需警惕)。

听:血管杂音(持续“嗡嗡”声,性质改变或消失提示异常)。

3.中心静脉导管的日常护理与观察重点

导管的护理核心在于“防感染”与“防堵塞”。

(1)日常护理要点: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导管出口处的敷料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固定牢固。

严格按照医护人员指导的时间和方法更换敷料(通常由透析中心专业护士操作)。

洗澡时务必用防水贴膜保护敷料,避免浸湿。若不慎弄湿,需立即联系医护人员更换。

避免牵拉和扭曲:

日常活动时注意保护导管,避免导管被衣物、身体或外物牵拉、扭曲、打折,以免导管移位、损伤或堵塞。

更衣时动作要轻柔,先穿患侧,再穿健侧;脱衣时相反。

正确固定:确保导管体外部分得到妥善固定,避免晃动。

禁止私自操作:

严禁患者或家属自行打开导管的任何接口、肝素帽或进行冲管、封管等操作。

导管的任何操作均需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

避免剧烈活动:佩戴导管期间,避免导管侧上肢进行剧烈运动或过度伸展,如游泳、打球等,以防导管移位或损伤。

(2)观察重点:

导管出口处:

有无红肿、疼痛、压痛、渗液(血性、脓性)、异味。

敷料有无松动、污染、潮湿。

导管本身:

导管体外部分有无破损、裂纹、打折、血凝块。

导管外露长度有无变化(提示可能移位)。

全身症状:

有无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乏力等,这些可能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征兆。

透析时情况:

透析时血流量是否通畅,机器有无频繁报警(提示压力高,可能堵塞或狭窄)。

4.何时需要紧急就医?

无论内瘘还是导管,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联系医生或透析中心:

内瘘:

震颤或杂音突然消失或显著减弱。

内瘘部位或手臂突发剧烈疼痛、红肿、皮温升高。

穿刺点大量出血不止。

手臂发凉、苍白、麻木。

导管:

导管出口处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

突发畏寒、高热。

导管断裂、破损、滑脱。

呼吸困难、胸痛(警惕空气栓塞或导管位置异常)。

5.结语

透析通路是肾友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每日细心的护理和敏锐的观察,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延长通路的使用寿命。请记住,您是自身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与医护团队密切配合,共同守护好这条珍贵的“生命线”,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务必及时咨询您的医生或透析中心的专业护士。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