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外科护理中的感染控制:细节决定成败

时间 :2025-02-07 作者 :连继芳 来源:​ 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外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外科领域,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医生的精湛技艺,还离不开护理团队在感染控制方面的严谨态度和细致工作。感染控制是外科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术后恢复、住院时长乃至生命安全。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外科护理的感染控制工作中,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不容忽视。

一、外科护理感染控制的背景与意义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皮肤、器官和组织暴露在外,容易受到空气中、手术器械和医护人员手上的细菌污染。这些感染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外科护理中的感染控制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科护理感染控制基本原则

1.手术室环境控制

(1)清洁与消毒,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深度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室内表面和设备的清洁无菌。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对手术台、器械柜、无影灯等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2)空气质量控制,手术室内的空气应保持清新,通过使用高效过滤器和定期清洁通风系统,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浓度。

2.患者术前准备

(1)皮肤清洁,在手术前,患者需接受特定的皮肤清洁程序,如使用消毒液清洗手术部位,以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这有助于减少手术过程中细菌的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2)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在手术前给予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可以有效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抗生素应在手术开始前适当的时间内使用,以确保在手术切口切开之前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3.术中无菌操作

(1)无菌操作规范,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的无菌操作规程,包括穿戴无菌手术服、手套、口罩和帽子等防护用品。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手术中细菌的传播和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

(2)器械与敷料管理,手术器械和敷料在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管理,禁止重复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

4.术后护理与感染监测

(1)切口护理,术后应定期更换切口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及时处理渗出物。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包括切口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2)感染监测与评估,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评估,包括检查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监测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感染可以避免感染扩散和进展,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5.医护人员培训与教育

(1)感染防控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定期的感染防控培训,了解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2)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包括洗手、使用手消毒剂等。在手术前、接触患者前后、处理污染物后等关键时刻,应进行手卫生操作,以减少手部细菌的传播。

三、细节决定成败的实例

手术器械的清洗与灭菌: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每一个器械的清洗都必须彻底无死角,确保所有血渍、污渍和残留物被彻底清除。随后,通过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灭菌等方法,确保器械达到无菌状态。

手术切口的保护:手术切口是感染的高发部位。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使用无菌敷料妥善覆盖非手术区域,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同时,在缝合切口时,要确保缝线无菌且缝合技术得当,以减少死腔和积液的形成。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虽然抗生素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手段,但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和菌群失调等问题。因此,在外科护理中,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用药原则,避免无指征用药和过度用药。

四、结语

外科护理中的感染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只有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消毒、做好患者管理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各项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因此,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外科护理的感染控制工作中更是如此。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