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科学防治妊娠期糖尿病,拒绝成为"糖妈妈"

时间 :2025-01-31 作者 :于翔燕 来源:山东莱阳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在怀孕期间面临着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风险。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对孕妇本身有潜在危害,还可能对宝宝的健康带来影响。然而,很多准妈妈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了解并不深刻,甚至有些人对这种病症持忽视态度。

一、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在怀孕期间首次发生的糖尿病。它的发生与胰岛素的分泌有关。正常情况下,胰腺会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在妊娠期间,体内的激素发生了剧烈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发生在怀孕2428周之间,因为这时胎盘分泌的激素增多,开始影响胰岛素的效果。这时,如果孕妇没有及时进行血糖监测,可能会造成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1.高血压和妊娠毒血症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孕妇出现高血压,甚至引发妊娠毒血症,严重的会影响到母婴的生命安全。

2.难产和剖宫产

血糖不稳定的孕妇,胎儿常常体重偏大,增加了分娩时的困难,可能导致难产或需要剖宫产。

3.产后出血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使子宫收缩不良,导致产后出血的风险增高。

三、谁容易得妊娠期糖尿病?

1.肥胖

体重超标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孕前体重过重或体质指数(BMI)较高的女性,更容易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升高。

2.家族历史

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怀孕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更大。

3.年龄较大

35岁以上的准妈妈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较高。

4.多胎妊娠

怀多胞胎的孕妇,由于胎盘激素的增多,也更容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5.曾有妊娠期糖尿病史

如果曾经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经历,那么再次怀孕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较高。

6.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等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

四、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

1.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

孕妇需要在空腹状态下,先喝下一定量的含糖液体,然后按时间间隔抽取血样,检查血糖水平。如果血糖过高,就可能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2.空腹血糖检测

通过检测孕妇空腹时的血糖水平,来初步判断是否有高血糖的风险。

五、如何科学防治妊娠期糖尿病?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保护妈妈和宝宝的健康。

1.合理饮食,控制血糖

孕期的饮食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不仅能满足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还能帮助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1)低糖饮食

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比如甜食、含糖饮料等。避免大餐一次性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

2)增加膳食纤维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稳定血糖,延缓糖的吸收。

3)均衡饮食

保证三餐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偏食。

4)少量多餐

建议孕妇将每天的餐食分为56次小餐,避免餐后血糖波动过大。

2.适度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孕妇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每周进行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注意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定期监测血糖

如果已经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医生可能会建议孕妇每天自测血糖,并记录下来,定期带到医院进行复查。

4.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对于一些孕妇来说,单靠饮食和运动可能难以控制血糖,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一种通过注射控制血糖的药物,相较于口服药物,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较小。

5.产后继续监测

妊娠期糖尿病虽然在分娩后往往会有所缓解,但这并不意味着孕妇完全没有糖尿病的风险。产后6周左右,建议进行一次血糖检查,以确保恢复正常。如果产后血糖仍然偏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个可防可控的健康问题,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定期的血糖监测以及医生的科学指导,大多数孕妇都能避免血糖失控,顺利度过孕期。对于所有准妈妈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进行检查和干预,不仅有利于自身健康,也能确保宝宝的健康发育。拒绝成为“糖妈妈”,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健康、快乐的孕期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