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肠胃不好?这些消化内科小常识帮你忙

时间 :2025-01-25 作者 :李良军 来源:日照市五莲县街头镇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以及日益增大的精神压力等因素,很多人都会出现肠胃不好的情况,如腹痛、腹泻、便秘、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了解消化内科的小常识,对于呵护肠胃健康至关重要。

一、肠胃不好的常见表现与原因

肠胃不好的症状多种多样,腹痛可能是隐隐作痛,也可能是剧烈绞痛;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便秘则是排便困难,大便干结;腹胀让人感觉腹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更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食欲不振则会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这些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不良的饮食习惯首当其冲,长期过度饮酒、吸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等,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部不适,损伤肠胃黏膜。此外,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出现上述不适症状。一些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也会引发肠胃问题。

二、饮食调理是关键

饮食在肠胃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肠胃不好的人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菜、瘦肉等,这些食物不仅容易消化,还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同时,要避免油腻和生冷食物,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生冷食物则可能刺激肠胃,导致不适。

在食物选择上,高纤维食物如水果和蔬菜也应适量摄入,但需注意选择熟食,以减少对肠胃的刺激。此外,要避免过于辛辣、酸性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醋等,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也十分重要。定时定量进餐是维护肠胃健康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天三餐定时,避免长时间空腹或过饱。每餐应控制食量,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减少肠胃的负担。适当增加餐间小食,但应选择健康的零食,如坚果和酸奶,既能补充能量,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过大压力。

三、生活习惯不可忽视

除了饮食调理,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肠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增加运动量是促进肠胃健康的有效方式,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如快走、跑步、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方式,都可以加快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建议每周进行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如饭后散步、慢跑等,有助于肠胃健康。餐后应避免立即躺下,建议保持坐姿一段时间,以帮助消化。

减轻压力对肠胃健康也至关重要。长期的压力会影响肠胃健康,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可以通过运动、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适当的社交活动也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促进肠胃健康。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样不可忽视,建议每天保持7 - 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和肠道的恢复。

四、药物使用需谨慎

如果肠胃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健胃消食片等。对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炎症性肠病等消化道疾病导致的肠胃不好,可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还可以服用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马来酸曲美布汀等。但要注意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副作用。

五、定期体检早发现

定期体检是维护肠胃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肠胃问题,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家族病史或长期肠胃不适的人群,更应重视定期检查。通过专业医生的指导,合理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有效预防和控制肠胃疾病的发生。例如,通过胃肠镜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胃肠道肿瘤、炎症等病变;通过粪便潜血试验可以筛查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肠胃健康是我们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肠胃健康,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调理肠胃,预防和改善肠胃问题,促进整体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