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走进针灸康复治疗:探索疼痛管理的有效方式

时间 :2025-01-17 作者 :​ 文景玉 来源: 山东省康复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当我们生病、受伤时,都渴望通过一种方法尽早恢复元气,重新找回健康,针灸康复治疗此时就可以发挥作用。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瑰宝之一,针灸康复治疗以其独特的体系与疗效在帮助我们恢复健康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管理疼痛上也不例外。那么,你知道怎么通过针灸康复治疗止痛的吗?不妨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疼痛?

或许很多人认为疼痛是一种身体感知。其实不止,它还涉及心理、生理的复杂交互。国际疼痛学会2020年对疼痛的定义阐述如下:疼痛为与实际、潜在的组织损伤密切关联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或与之相似的过往经历。疼痛或可与急性损伤、疾病有关,也可能与心理有关。中医认为,疼痛属“痹病”,最早见于《内经》,提出寒、风、湿为最常见、最主要的致痛病因。

二、疼痛类型

西医临床分法较多,从疼痛持续时间来看,可分为急、慢性疼痛;从疼痛原因来看,可分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疼痛等。从疼痛感觉来看,可分为钝痛、锐痛、压痛、跳痛、灼烧痛、牵涉痛等。总之,可结合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原因等角度进行划分。中医按照疼痛性质可分为两类,即实痛,为气滞、血瘀、痰饮或是结石、食积等各种实邪停留体内使气血运行受阻而引发气血不畅所致疼痛,其多为新起的、剧烈的,按压可伴疼痛加剧情况;虚痛,为精血不足、阳气亏虚等不足致使脏腑失阳气、精血滋养不足而导致“不荣则痛”,这类疼痛持续时间长,程度不高,但绵绵不休或是时而疼痛时而停止,或是长期隐痛,其喜按,按压即可缓解。

三、什么是针灸康复治疗?

针灸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经对人体特定穴位的针刺能够调节气血运行,由此改善脏腑功能,实现阴阳平衡。针灸的“针”有九针,包括大针、长针、毫针、锋针、圆针、鑱针、鍉针、铍针、圆利针,“灸”即经艾草或其他可燃材料燃烧后对穴位进行熏熨。针灸康复治疗简单而言即经针、灸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的方法。中医认为,我们的身体有类似道路网样的经脉系统,其上分布各重要节点,即穴位,针灸康复治疗即将针刺入这些穴位或是经艾草燃烧所形成的温热效应刺激穴位,由此促进身体里的气血运行,从而使身体各部分重新协调起来,并最终恢复正常功能。

四、针灸康复治疗疼痛的原理

在治疗疼痛上,中医认为,经络受阻、气血不畅密切关联疼痛产生,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因此针灸康复治疗疼痛的原理在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由此激活疼痛者机体自愈机制,即将针刺入特定穴位后,触发身体局部反应,由此使神经递质释放、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炎症减轻,进而发挥止痛作用。

五、针灸康复治疗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疼痛管理中采取针灸康复治疗的应用较为广泛且深入,涉及人体各系统等,具体如下:

1、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胃炎、阑尾炎、胰腺炎、肠炎等,均可经常规针灸或温针灸等予以止痛。经针刺特定穴位后能够有效使病人疼痛所产生的机体相关物质,比如外周血P物质含量、β-内啡肽含量降低,由此止痛。

2、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性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均可经针灸予以止痛。通过针刺相关穴位能够直接对病灶予以刺激,由此使痛觉传导受抑制,进而起到止痛作用。

3、妇科系统疾病

包括产后身痛、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所致疼痛,病人可采取针刺或温针灸予以止痛,其可使病人子宫平滑肌痉挛减轻,由此发挥止痛作用。

4、骨关节系统疾病

包括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肩袖损伤、关节疼痛、腰肌劳损等,通过针灸相应穴位能够疏通经络,使其关节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并刺激神经系统性内啡肽等天然止痛物质释放,对炎症因子释放予以抑制,由此缓解关节肿痛。

5、癌性疾病

恶性肿瘤患者多伴有疼痛,艾灸、针刺或两者结合可刺激特定穴位释放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由此减轻疼痛,且其可使机体神经敏感性降低,减少疼痛信号传递,并可调节患者情绪,减少疼痛所致不良心理等,由此起到缓解疼痛作用。

6、其他系统疾病

如各类骨折术后疼痛、如肛肠科手术术后疼痛、术后腰腿痛、咽喉疼痛等,均可经针灸刺激特定穴位释放内啡肽等止痛物质,并刺激神经系统降低病人疼痛阈值,由此发挥止痛作用。

六、针灸康复治疗与其他疼痛管理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1、药物康复治疗

作为疼痛管理的常用方法,药物治疗本身伴多种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受损等,且长期用药存在耐药性,并不利于疼痛改善,而针灸康复治疗相比药物治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2、物理康复治疗

按摩、热敷等物理康复治疗也是止痛常用方法,但上述物理治疗不仅耗时且效果有限,还可对疼痛者身体造成一定负担,而针灸康复治疗则可快速止痛,且对疼痛者身体负担小,更易为疼痛者接受。

总而言之,在疼痛管理中针灸康复治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疼痛病人来说,其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未来,随着其在临床的深入发展,或可在疼痛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