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

时间 :2025-01-17 作者 :闵凡红 来源: 临沂市中心医院 NICU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新生儿期,即从宝宝出生到满月这段时间,是生命旅程中最娇弱和关键的时期。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遭受外界病原体的侵袭,患上一些常见疾病。作为新手父母,掌握这些疾病的家庭护理方法,对于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知识,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宝宝,促进其早日康复。

一、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和巩膜(眼白)发黄。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的,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达到高峰,然后在2周左右自然消退。然而,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程度过重,可能是病理性的,需要及时就医。

家庭护理要点:

1.增加喂养:频繁母乳喂养或按需喂养有助于加速胆红素的排出。如果母乳不足,可以考虑添加配方奶。

2.充足光照:自然光有助于黄疸消退,但避免直射阳光。可以在室内光线柔和时,让宝宝短暂暴露四肢。

3.观察变化:定期监测黄疸程度,如果黄疸加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应立即就医。

二、脐部感染

新生儿脐带脱落前后,若护理不当,容易发生脐部感染。感染的症状包括脐周红肿、有分泌物或异味。

家庭护理要点:

1.保持干燥:每次换尿布后,确保脐部干燥,避免尿液浸湿。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按压,吸干残留的水分。

2.清洁消毒:使用75%的酒精或碘伏轻轻擦拭脐部及周围皮肤,每日2—3次,直至脐带完全脱落且周围皮肤恢复正常。擦拭时,应从脐根部由内向外环形擦拭,避免重复污染。

3.避免触碰:换尿布时避免摩擦到脐部,不要随意涂抹药膏或草药,以免加重感染。

三、尿布疹

尿布疹是由于尿液和粪便长时间接触皮肤,导致皮肤发炎。表现为臀部、大腿根部等尿布覆盖区域的红斑、丘疹甚至糜烂。

家庭护理要点:

1.勤换尿布:保持宝宝臀部干爽,减少尿液和粪便的接触时间。每次排便后,都要及时更换尿布。

2.透气护理:每次换尿布后,可以让宝宝的小屁屁在空气中晾一会儿,有助于恢复皮肤的自然屏障功能。同时,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尿布。

3.使用护臀膏:涂抹含有氧化锌的护臀膏,可以形成保护层,隔离湿气,减轻尿布疹的症状。涂抹前,确保皮肤清洁干燥。

四、感冒与鼻塞

新生儿感冒不常见,但一旦感染,症状可能较为严重。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拒食等症状。

家庭护理要点:

1.保持室温适宜:维持室内温度在22-24℃,避免过冷或过热,以免加重宝宝的病情。

2.清理鼻腔: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痂后,用吸鼻器轻轻吸出,以缓解鼻塞症状。

3.适量饮水: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喂水量,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4.观察病情:新生儿感冒易并发肺炎等严重疾病,因此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呼吸急促、拒食、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五、腹泻

新生儿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喂养不当、感染等。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如水样便、黏液便)等。

家庭护理要点:

1.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妈妈应调整饮食,避免油腻、生冷食物;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考虑更换奶粉品牌或稀释喂养,以减轻肠胃负担。

2.补充水分:腹泻易导致脱水,因此应确保宝宝有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适量给予口服补液盐,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和水分。如果宝宝拒绝喝水或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应立即就医。

3.保持臀部清洁:每次排便后都要彻底清洁宝宝的臀部,防止尿布疹的发生。可以使用温水清洗,然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

4.观察大便:记录宝宝的大便次数、颜色、性状等,以便医生判断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如果宝宝大便中出现血丝、黏液或伴有剧烈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总之,新生儿期是宝宝成长的起点,也是父母学习如何成为合格养育者的关键时期。面对宝宝的疾病,保持冷静和耐心,采取正确的家庭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减轻宝宝的不适和痛苦,还能增进亲子间的信任和依赖。让我们以爱之名,共同守护每一个小天使的健康成长。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