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高血压已成为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正逐年递增,然而,大众对于高血压的认知却存在诸多盲区。今天,我们就邀请专业医生,为大家详细解答高血压的十大认识盲区,其中重点探讨“血压高但没症状,是否需要吃药” 这一关键问题。
认识盲区一:没有症状就不是高血压
许多人认为,只有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等明显症状时,才意味着患上了高血压。但实际上,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很大一部分患者在患病初期甚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可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这是因为人体具有强大的适应性,血压逐渐升高的过程中,身体会慢慢适应这种变化,从而掩盖了高血压的存在。然而,即便没有症状,持续升高的血压也在悄然损害着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认识盲区二:血压高但没症状,不需要吃药
这是一个极为普遍且危险的认知误区。正如前文所说,高血压没有症状并不代表没有危害。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脏肥厚、扩大,最终引发心力衰竭;会损伤脑血管,增加脑出血、脑梗死的发生几率;还会对肾脏血管造成损害,影响肾功能,甚至发展为肾衰竭。因此,无论是否有症状,只要确诊为高血压,且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无法有效控制血压时,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
认识盲区三:凭感觉判断血压高低
有些患者仅凭自身感觉来判断血压是否升高,感觉不舒服了就认为血压高,感觉良好就觉得血压正常。但人的感觉往往是不可靠的,血压的高低与症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有些患者血压轻度升高时可能就会出现明显不适,而有些患者血压已经很高了,却依然没有感觉。所以,不能仅凭感觉来判断血压状况,定期测量血压才是了解血压真实情况的可靠方法。
认识盲区四: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部分患者在得知自己血压高后,急于将血压降下来,认为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其实不然,血压下降过快、过低,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足,引发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甚至可能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平稳、缓慢地降低血压,一般在数周内将血压控制到目标范围较为适宜。
认识盲区五:降压药有副作用,能不吃就不吃
任何药物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降压药也不例外。但不能因为担心副作用就拒绝服用降压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降压药,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虽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干咳、水肿、低血压等,但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往往可以有效减轻或避免这些副作用。与高血压对身体造成的严重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认识盲区六: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
很多患者在血压控制正常后,便自行停药,认为高血压已经治愈了。但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目前无法根治,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会再次升高,并且血压的波动对身体的危害更大。正确的做法是,在血压稳定控制一段时间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但不能随意停药,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认识盲区七:只吃药,不改变生活方式
有些患者认为,只要按时服用降压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无需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然而,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而不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难将血压长期稳定地控制在理想水平。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都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服药的同时,还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认识盲区八:忽视清晨血压管理
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因为在这个时候,人体的血压会出现“晨峰现象”,即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如果不注意控制清晨血压,再加上很多人有晨练习惯如:跑步、打球等,血压高再加上晨练活动,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生或原有疾病的加重。建议大家在清晨起床后1小时内测量血压,并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降压药。确保在血压正常,无不适症状情况下适度活动,增强体质。
认识盲区九:老年人血压高点没关系
一些人认为,老年人血压稍微高一点是正常现象,无需过于担心。但研究表明,高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同样严重。老年人高血压往往具有收缩压高、舒张压相对较低、血压波动大等特点,更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因此,老年人也应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认识盲区十:活动后立即测血压
准确测量血压是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依据。然而,很多人在测量血压时存在方法不正确的问题。比如,测量前没有充分休息,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后马上测量;测量时手臂位置高于或低于心脏水平;袖带大小不合适,过紧或过松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正确的测量方法是:测量前安静休息5 - 10 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喝咖啡等;测量时手臂应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大小合适,松紧以能插入1 - 2 指为宜;连续测量2 - 3 次,每次间隔1 - 2 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小觑,正确认识高血压,走出这些常见的认识盲区,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积极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守护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