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概念较为宽泛,从理论上讲,任何利于病人脊柱恢复健康的手术都可称为脊柱手术,如脊柱整形手术、脊柱骨折手术、脊椎微创手术等,在术后患者需积极展开康复训练活动,使脊柱能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脊柱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目的
(1)降低神经根粘连的几率,通过恰当的康复训练促进下肢血液良性循环,以免出现活动受限以及下肢、腰部疼痛等情况。
(2)增强腰背肌肉力量,用肌肉支撑与保护脊柱,使脊柱更为稳定,这可减小脊柱再次乃至频繁受伤的风险。
(3)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源于通过术后康复训练患者脊柱能尽快恢复正常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日常活动能力。
(4)患者通过展开脊柱术后康复训练活动能预防并发症,如血栓、硬膜外脓肿、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损伤等,进而优化手术治疗效果。
脊柱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主要阶段以及训练内容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在术后1-2周,患者需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展开三项训练活动:①呼吸康复训练,其目的是强化患者的肺功能,以免胸腰椎手术影响到患者肺部的健康,常见训练手段为吹气球、深呼吸,还可借助呼吸训练器完成康复训练任务,在训练期间患者要用力咳嗽、咳痰,这可降低肺部术后感染的概率;②四肢肌肉力量康复训练,这可解决四肢肌肉收缩的问题,常见训练手段为抬腿、伸展手臂、握拳等,患者亦可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每次5-10秒,每日多次;③体位及翻身训练,患者需在术后康复训练过程中保持正确体位,在此基础上展开轴向翻身训练活动,以免出现脊柱扭曲的情况。
术后中期康复训练
在术后2周至3个月,患者需参与到下述训练活动当中,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①核心肌肉康复训练,训练主要部位为盆底肌肉、腰部肌肉、腹部肌肉,通过训练核心肌肉助力身体保持稳定的体态,常见训练方式有仰卧位抬腿、仰卧位屈膝等,训练强度与患者的身体情况息息相关,若患者身体逐渐转好则可增加训练难度,例如通过桥式运动、平板支撑等康复训练而增大核心肌肉群的力量;②关节活动康复训练,训练部位为髋关节、踝关节等,例如患者可平躺并伸直下肢,向内转动膝关节与脚趾,每次连续转动5遍,同时避免转动频率过快或弯曲幅度过大,以免给脊柱造成二次损伤;③平衡康复训练,例如患者可直立或单脚站立,还可利用平衡板完成训练任务。
术后后期康复训练
在脊柱手术3个月以后,患者可进行术后后期康复训练,训练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①进阶力量康复训练,相关训练活动需在患者体能恢复较好的情况下予以展开,例如患者可手握哑铃并朝着头顶、胸前、体测等方向抬起手臂,通过轻度负重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②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散步等,这可增强患者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助力患者康复,在有氧训练期间需避免出现劳累过度的情况;③灵活性训练,如普拉提、瑜伽等,患者需根据个人的能力选择规范做出一些难度适中的动作,同时避免过度扭转脊柱。
脊柱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1)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康复训练任务,不可随意增加训练强度或难度,用以增强康复训练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2)在训练期间关注个人感受,如呼吸频率、肌肉酸胀感、脊柱是否疼痛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亦需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调整康复训练计划,保证相关计划有着人本性与安全性。
(3)康复训练需遵循由弱到强、由简单到复杂的基本原则,还要保证训练时动作规范,并有效佩戴护具,如颈托、腰围等,继而优化康复训练效果。
(4)康复训练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需相辅相成,达到多举措助力患者恢复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