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痔疮出血?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时间 :2025-01-10 作者 :杨士伟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肛肠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尤其在成年人中较为普遍。其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的静脉曲张,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出现肛门部位的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痔疮出血是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的痔疮出血都需要治疗。那么,如何判断痔疮出血是否需要治疗呢?

一、痔疮的形成机制

痔疮是指肛门或直肠下段的静脉丛因各种原因扩张、曲张,形成痔核。正常情况下,肛门内外有多条静脉丛,帮助保持肛门紧闭、防止大便外漏。长期高压力(如便秘、腹泻、久坐、过度用力等)可导致这些静脉丛扩张,形成痔疮。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发生在直肠内部,通常无疼痛但可能出血;外痔发生在肛门外,常伴有疼痛;混合痔则是内外痔的结合,症状较为复杂。

二、痔疮出血的原因

便秘是痔疮出血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排便时用力过度会增加肛门和直肠压力,导致痔核破裂。长时间久坐或站立也会使肛门静脉压力增大,促进血液滞留,引发痔疮出血。过度用力排便或饮食不当(如摄入辛辣、油腻食物)也容易诱发便秘或加重痔疮。怀孕和分娩期间,子宫压迫肠道及直肠,容易发生便秘和痔疮,而分娩时的腹压也可能引发出血。肛门创伤,如不当擦拭、肛门性交或手术,也可能导致痔疮出血。

三、痔疮出血的症状与判断标准

便血:通常表现为鲜红色的血液出现在大便表面或纸巾上,血量不大。血液常常呈鲜红色,而不是暗红色。

排便时出血:出血多发生在排便时或排便后,排便时用力过度,血液可能会流出。

无疼痛:大多数痔疮出血并不伴随明显的疼痛,尤其是内痔。

血液较少:一般来说,痔疮出血量较少,不会导致明显贫血。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对于痔疮出血的判断,关键在于出血的程度、频率以及伴随症状。以下是几种情况,帮助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轻度出血,偶尔发生:如果痔疮出血很少,每次排便时出现少量鲜红色血液,而且出血后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肛门疼痛、肿胀等,通常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暂时不需要治疗。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避免便秘,可以有效减轻症状。

频繁出血,影响生活:如果出血频繁,且在排便时伴随剧烈的疼痛、肛门肿胀等症状,或者出血量较大,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就需要考虑就医治疗。此时,可能需要采取药物治疗或其他专业的医疗手段,如激光治疗、结扎术等。

持续性出血:如果痔疮出血持续存在,而且血量逐渐增多,甚至出现贫血的症状,如头晕、乏力等,这时一定要尽早就医。持续性出血可能意味着痔疮病情加重,甚至有可能出现痔疮嵌顿或脱出等严重情况,需要及时治疗。

伴随其他病症:如果患者有肛门周围的剧烈疼痛、肿块,或者排便时出现粪便带血等症状,除了痔疮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肛肠疾病,如肛裂、肠息肉、直肠癌等,这些病症也可能导致出血。此时应尽早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四、痔疮出血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或偶尔出血的痔疮患者,通常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缓解症状。例如: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便秘。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坐在马桶上。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或久站。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对于出血较为频繁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一些药物来减轻症状,如局部使用痔疮膏、栓剂,或者口服药物,帮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手术治疗:当痔疮出血频繁且影响生活质量时,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痔疮结扎术、激光治疗、痔疮切除术等。

五、预防痔疮出血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定期运动:增强体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避免过度用力排便:有便意时尽量及时排便,避免便秘。

保持良好的肛门卫生:避免不当擦拭或摩擦肛门。

结语

痔疮出血虽常见,但并非所有痔疮出血都需要治疗。轻度出血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获得缓解;但若出血频繁且伴随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痔疮的症状,防止病情加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