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慢性肾病悄然来袭,肾内科医生教你早期识别

时间 :2025-01-10 作者 :孙芳 来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肾内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慢性肾病正以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威胁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作为肾内科医生,我见过太多患者因为未能及时发现慢性肾病,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如何早期识别慢性肾病,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肾脏健康的重视。

慢性肾病,全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病症。它指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 下降(<60ml/min/1.73m²)超过3 个月。简单来说,肾脏就像身体的 “清洁站”,每天负责过滤大量的血液,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当肾脏功能出现慢性损伤时,这个 “清洁站” 就无法正常工作,毒素和水分会在体内逐渐堆积,进而影响全身各个系统。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慢性肾病为什么如此 “悄无声息” 呢?这主要是因为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在疾病早期,肾脏即使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仍能勉力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等到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典型症状时,病情可能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早期识别慢性肾病呢?首先,要密切关注自己的尿液变化。健康人的尿液通常是淡黄色、清澈透明的。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变深,呈浓茶色甚至酱油色,或者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久久不散,这可能是肾脏发出的 “警报”。泡沫尿很可能是尿蛋白增多的表现,而尿蛋白是慢性肾病的一个重要标志。正常情况下,肾脏会将血液中的蛋白质过滤回血液,只有极少量的蛋白质会随尿液排出。当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时,蛋白质就会 “溜” 进尿液中,形成泡沫尿。

除了尿液变化,血压升高也可能与慢性肾病有关。肾脏在调节血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肾脏出现病变时,会分泌一些引起血压升高的物质,导致血压异常。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无缘无故血压升高,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警惕慢性肾病的可能。不要以为高血压只是老年人的 “专利”,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早早地患上了高血压,而这些因素同时也是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

此外,贫血也是慢性肾病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早期表现。肾脏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这种激素可以促进骨髓生成红细胞,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就会导致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很多人在出现这些症状时,往往只想到去血液科检查,而忽略了肾脏问题。其实,对于不明原因的贫血,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蛋白尿等情况时,一定要排查是否存在慢性肾病。

除了关注身体症状,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肥胖人群、有慢性肾病家族史的人,以及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止痛药等)的人,都属于慢性肾病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应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检查。尿常规可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是筛查慢性肾病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肾功能检查主要看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能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肾脏超声则可以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有助于发现肾脏的器质性病变。

慢性肾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关注身体发出的早期信号,定期进行检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的肾脏健康。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肾脏健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享受美好的生活。

这样的科普文章是否符合你的预期?要是你觉得某些部分还需要调整,例如增加更多案例或者细化某个知识点,都能随时告诉我。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