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不同类型麻醉的护理要点与安全措施

时间 :2025-01-03 作者 :陆琨 来源: 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提到麻醉很多人一知半解,无法准确解释。

麻醉是利用药物或是其他方式,让患者全部丧失感觉或是部分丧失感觉,实现手术无痛镇静目的。麻醉是临床常用措施,良好的麻醉可保证患者手术救治顺利进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还可促使患者松弛肌肉,方便进行手术操作。但结合临床应用可知,麻醉有多种类型,不同麻醉具有不同作用,且护理要点、安全措施有一定差异。

1、麻醉类型有哪些?

麻醉类型有以下几种:

第一,局部麻醉,由表面麻醉以及局部浸润麻醉构成。

第二,神经干及神经丛阻滞麻醉,包括臂丛、腰丛、颈丛、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麻醉等。

第三,椎管内麻醉,包含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等。

第四,全身麻醉,包含吸入全身麻醉以及静脉全身麻醉等。

2、不同类型麻醉的护理要点与安全措施

术前访视及准备:不管是哪一种麻醉方式,手术前访视工作以及准备工作没有太大差异。第一。手术前麻醉医生进行访视,积极采集患者的个人资料与检查报告,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既往史,明确患者疾病类型与病情严重程度,综合分析患者的麻醉需求,拟定符合患者情况与手术需要的麻醉方案。第二,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患者、家属必然存在很多困惑与疑虑,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医师需耐心倾听患者、家属困惑,积极和患者、家属认真交流,积极使用简单易懂语言介绍麻醉知识,告知麻醉方式、准备内容、对患者的要求、存在的风险、常用的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麻醉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提高患者与家属的麻醉知识掌握度。第三,在麻醉医师、患者、家属沟通到位后,提供麻醉同意书,让患者签署,通过文件体现患者、家属对麻醉的理解与认同。第四,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手术方案、麻醉方式,准备一切麻醉物品,包括麻醉机、麻醉药物等各种物品,物品备齐后还需详细检查,确定物品无菌干净、处于有效期后,才能使用。为保证手术高效率进行,需结合患者手术方式、医师习惯,合理摆放各种物品。

若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第一,术前8h开始调整饮食,告知患者调整饮食原因,督促患者与家属遵从医嘱,务必保证患者没有进食任何固体食物,尤其是不好消化的固体食物,比如肉类食物、油炸食物以及高脂肪食物等。第二,提前完善患者的各项术前检查,包含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心肝肾等器官功能等,保证患者有手术指征。第三,患者麻醉清醒前,会因为没有手术经验产生紧张不安情绪,容易发生躁动,有一定概率出现坠床、拔管等不良行为,故需安排护士时刻看护,适当约束患者,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若患者进行椎管内麻醉:第一,严格按照要求辅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操作,成功穿刺并用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穿刺局部,分析是否有红肿热痛等不良现象发生,同时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敷料,保证敷料始终干净清洁。第二,若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需立刻帮助患者将头部偏向一侧,及时观察患者呼吸道,清理呕吐物与分泌物,预防患者发生窒息。第三,麻醉手术完成后,需让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禁止患者头部抬高,预防头部高位所致脑脊液漏,避免术后头痛等多种并发症发生。

若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第一,基于患者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辅助患者适宜体位,保证患者体位舒适度。第二,基于手术部位、患者身体状态、预计手术时间以及麻醉药物特性,科学选择麻醉药物,比如利多卡因以及丁哌卡因等,尽量选择麻醉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的药物。熟练掌握药物注射技能技巧,包括进针角度以及给药速度等等,保证药物可准确有效注入患者的目标区域,充分发挥药物价值,预防用药过多所致不良现象。为预防疼痛症状,可在注射药物前提供冷敷,减轻患者的注射疼痛症状。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第二,密切监测患者的局部情况以及全身情况,分析是否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比如头晕眼花、抽搐、恶心呕吐等等。

3、小结

不同麻醉方式可在手术中发挥不同作用,为保证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必须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及安全措施。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