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若忽视治疗,可对腕、手功能造成重大影响,将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长期不便。因此,应务必重视理解桡骨远端骨折的严重性,重新审视这位腕、手功能的“潜在杀手”,及早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不良后果,同时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1、桡骨远端对于腕、手功能的重要性
腕关节是连接手和手臂的区域,是手部得以自由灵活工作的关键结构之一,其独特的结构使得手掌和手指能够在各个方向完成动作,如握持、旋转和屈伸等,在日常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举例来说,当书写、打字、举重、使用工具,甚至拿起一杯咖啡时,都离不开腕关节的工作,尤其是在需要精细协调的活动中,如绣花、画画和演奏乐器中,腕关节的重要性更为明显。更准确地说,腕关节负责手和手臂之间动力的传递,以及保证手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腕关节由8块腕骨和桡骨远端组成,其中桡骨远端关节面与近排腕骨形成桡腕关节,复杂的关节面形态匹配和韧带结构,使得桡腕关节既灵活又稳定。支配手指感觉活动的神经、肌腱在桡骨远端表面通过。因此,桡骨远端骨折除了不可避免影响腕关节,也会对手部功能造成影响。
2、桡骨远端骨折的定义、发病原因与表现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离桡腕关节面约2.5cm以内的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损伤,占骨科急诊患者的17%,常见于年轻的男性患者和老年女性患者。
从发病原因来看,桡骨远端骨折多由外伤引起,比如跌倒时以手着地,运动或工作过程中手腕部位受到强力撞击等。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最常见的原因是走路时跌倒,特别是在下雨天、下雪天,由于路面湿滑,老年人群外出时容易跌倒,导致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年轻男性患者由于骨量好,一般是高能量损伤才导致骨折,而一旦发生,骨折类型比较复杂。
桡骨远端骨折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要的症状是腕部疼痛,不敢主动活动,患者通常需要托住腕部来缓解疼痛,检查可以发现腕关节肿胀、皮下淤血,骨折移位明显者可伴有腕关节畸形,通常合并手指屈伸活动受限,一般很少合并神经及血管损伤,开放性骨折一般在高能量损伤中多见。X线和CT是常规的检查,医师会根据影像学情况、患者因素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桡骨远端的治疗及其潜在并发症
桡骨远端骨折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可遗留腕关节畸形、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并发症,手部力量及精细动作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影响整个上肢的功能,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桡骨远端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骨折类型、患者需求、软组织条件等因素来制定。对于稳定性好的桡骨远端骨折,比如最常见的克雷斯骨折,可选择保守治疗。通常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后,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腕部4周,老年患者可适当延长固定时间,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手指、肘部、肩部功能锻炼。对于骨折不稳定或骨折累及关节面,比如巴通骨折,或者手法复位失败,或者是对腕关节功能要求高的年轻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复位和固定,固定的方式有接骨板、克氏针、外支架等,这需要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桡骨远端骨折可合并腕骨骨折脱位,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对于这类复杂骨折也需要手术治疗。
大多数的桡骨远端骨折在经过医师的治疗以及系统康复训练后一般效果较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高。但对于粉碎性骨折,或者开放性骨折,即使得到了合理治疗,仍然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腕部僵硬等并发症,患者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正常的手部功能。一些合并腕骨骨折脱位的复杂病例还可能出现诸如痛觉过敏、握力下降等现象,这不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困扰,也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需要长期的随访和后期积极康复治疗。
结束语
正常腕部、手部功能对日常生活及工作至关重要,桡骨远端骨折可对这两处部位造成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需要完善社会设施,加强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自我保护教育以减少意外发生,鼓励强身健体、抗骨质疏松也是减少桡骨远端骨折发生的有效措施。意外发生后,患者应及时至医院诊治,医师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治疗,医患配合,尽可能减少相关并发症,最大程度恢复腕部、手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