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是大部分女性都要经历的人生大事,而生产对于每一位准妈妈来说,不仅仅是辛苦,还暗藏了很多风险,为了能够让每一位育龄女性都能够顺利诞下自己的宝宝,就必须从怀孕的那一刻开始做好护理工作,想要减轻准妈妈的生产痛苦,就必须在产前为她们做好相应的护理,而且孕妇的产前护理工作与胎儿的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临产前的护理措施又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的妊娠过程本就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生理过程,而且生理上的问题尚且有明确的对策进行处理,难的是为孕妇进行心理上的护理。为了尽量避免准妈妈们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产前就应该为她们安排妊娠生产教育,帮助孕妇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妊娠过程,如果发现有孕妇心理层面已经出现了异常,还要积极主动地为孕妇实施疏导。在整个产前护理阶段中,应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孕妇进行讲解、沟通,让孕妇了解胎儿的生长变化,尤其是要了解自身的身体变化,这样孕妇才不至于过于紧张、担心。还要告知孕妇,母体的情绪变化与胎儿成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老是沉浸在不良的情绪中,将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甚至可能影响到胎儿的脑部发育,也容易导致孕妇出现妊娠期、分娩期综合征,因此孕妇不应过于忧思,要多想想积极、正面的事情。
产前孕妇的饮食护理
孕妇的饮食一定要注意,为了能够给新生儿提供充分的营养元素,膳食的搭配格外重要,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都是人体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科学、合理地摄入食物,不能有偏食的行为。如果孕妇的饮食上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比如饮食习惯不科学或者摄入的量不够,那么都可以请专业的营养学家来根据不同的情况为孕妇实施饮食指导。在受孕后的前三个月内要注意清淡饮食,均衡营养,充分保证胎儿前期的生长发育;在妊娠的中期,要以营养护理为主,多补充钙物质,并不断地调整孕妇的饮食方案,同时让孕妇开展一些适量的体育活动,恰当的体育运动能够控制孕妇的体重情况,避免增大生产阶段的困难,更有利于孕妇自然分娩。
提高家庭与社会对孕妇的支持
孕妇因为身体状态发生了变化,很多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转变,而这种变化可能会让孕妇感到明显的不适。如果孕妇的心理问题长期堆积,得不到疏解,不仅仅有损自己的身体,对胎儿也是一种伤害,因此在产前一定要强调家庭与社会对孕妇进行支持的重要性,给予孕妇足够的支持与理解,关心孕妇的心理变化,认真倾听孕妇的想法,帮助排解孕妇的不良情绪,从而使孕妇感受到外界的关注与爱意,通常来讲,情感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就是孕妇最渴求的东西。
四、临产前的综合性护理
每天都要检测孕妇的体温、脉搏,如果孕妇出现了高热反应,就要实施高热护理;叮嘱临产孕妇选择左侧卧位,要严密地监测胎动情况,一般早、中、晚各要监测一次,每次监测的时间为一个小时,根据医嘱让孕妇吸氧,一般吸氧时长为半小时,一天要吸氧两次;每两个小时就要监听一次胎心,每次监听的时间为1分钟;为临产产妇收集血、尿等标本,为孕妇进行常规检查;临产孕妇每周都需要称一次体重;要记录临产妇的大便次数,如果连续3天都没有排便,那么就要为产妇应用上缓泻剂;临产前要严密观察孕妇的身体变化,如果发现孕妇出现了阴道流液、出血、下腹部疼痛等异常情况,就要及时通知产科医生,阴道出血、流液的产妇要保留排出物,以便后续方便医生进行检查。
怀孕时期是女人一生中的特殊时期,保证其怀孕及生产过程的安全顺利对于母婴以及整个家庭都至为重要。而产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孕妇和婴儿出现危险的概率。科学有效的产前护理将帮助孕妇更顺利地进行生产,避免产妇的心理、生理出现问题,对保障母婴安全,提高我国优生优育率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