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如何正确选择西药且合理用药

时间 :2024-10-04 作者 :孔德霞 来源: 武城县郝王庄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一、西药选择原则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选择西药时,需要综合考虑降压疗效、心脑肾的保护作用、安全性、依从性以及对代谢的影响等因素。

降压目标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降压目标应更为严格,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药物选择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这两类药物不仅降压效果好,而且对糖尿病患者有肾脏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损害。常用的ACEI类药物有培哚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等;ARB类药物有厄贝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等。

钙离子拮抗剂(CCB):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适用于老年患者或舒张压较高的患者。这类药物有助于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改善胰岛素抵抗。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虽然可以降压,但可能影响血糖和血脂代谢,掩盖低血糖症状,使用时需谨慎。

联合用药

当单一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时,可以考虑联合用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必要时可联合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

二、常用降压药物介绍

ACEI类药物

ACEI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此外,ACEI类药物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功能。常用药物包括培哚普利、福辛普利、依那普利等。

ARB类药物

ARB类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发挥降压作用。与ACEI类药物类似,ARB类药物也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害。常用药物包括厄贝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等。

钙离子拮抗剂(CCB)

CCB类药物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常用的CCB类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这类药物对血糖和血脂代谢影响较小,适合老年患者或舒张压较高的患者。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心率、减轻心肌耗氧、使支气管收缩等机制,发挥降压作用。然而,这类药物可能影响血糖和血脂代谢,掩盖低血糖症状,使用时需谨慎。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三、降糖药物的选择与合理使用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还需注意控制血糖。降糖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肝肾功能、血糖水平、并发症等综合考虑。

口服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作为一线降糖药物,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脏糖原的合成和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慎用或调整剂量。

磺脲类和非磺脲类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使用时需注意低血糖风险。

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肠道内α-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的活性,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时间,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降低血糖。这类药物还具有减轻体重、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预后的作用。

胰岛素

对于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饮食、运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四、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及潜在风险。

生活方式干预

除了药物治疗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辅助控制血压。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注意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使用任何新药之前,应咨询专业医师,了解药物的禁忌证、用法用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