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的奇妙世界当中,乳腺癌这个“坏蛋”张牙舞爪地威胁着无数女性的健康,它让人们原本美好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别担心,今天我们将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超级英雄”——免疫组化技术。现如今它正和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在对抗乳腺癌的战场上大显身手。
一、乳腺癌——潜伏的“健康杀手”
乳腺癌堪称全球女性健康的“头号公敌”,每年都有海量的女性不幸“中招”。它可不管你是青春洋溢的小姑娘,还是历经沧桑的中老年阿姨,无论是谁统统都有可能成为它的目标。早期的它就像个“潜伏特工”,平时只会悄无声息地在乳房里搞小动作,比如藏个小小的结节,或者让乳头冒出一点点溢液。因为这些症状都不疼不痒的,所以很容易就被大家忽略了。但要是等它“原形毕露”,也就是肿块越长越大的时候,乳房的皮肤就会变得像橘子皮一样坑坑洼洼,并且乳头也开始凹陷。
二、免疫组化技术——应运而生的“超级英雄”
面对乳腺癌这个难缠的“敌人”,像医生用手摸摸、乳腺超声照一照、钼靶X线扫一扫等等传统的诊断方法,就那样预测病人后面病情会如何发展。别急,这时候就轮到免疫组化技术闪亮登场了!
免疫组化技术依据抗原和抗体“手拉手”的免疫学原理,可以对乳腺癌组织切片来一场超级大变身。起先是使用一连串复杂又精细的操作把藏在细胞里、外的各种抗原都给“揪”出来,然后让它们和带着特殊显色“颜料”的抗体紧紧拥抱。接着在显微镜下,原本平淡无奇的组织切片瞬间就会变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微观画卷,当中红的、绿的、蓝的等等每种颜色、每个标记都是珍贵的“情报”,能够指引着医生找到打败乳腺癌的最佳策略。
三、关键指标——神奇的“密码本”
(一)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肿瘤细胞的“激素开关”
ER和PR可是乳腺癌免疫组化里的两大关键,它们是藏在细胞里的“激素小雷达”,时时刻刻都准备着接收雌激素或孕激素发来的“信号”。而一旦激素和它们成功“对接”,那么细胞里就像被按下了“启动键”,然后一连串的生长、增殖、分化程序就会马不停蹄地运转起来。
若医生检测发现某位女生的ER和/或PR为阳性,就意味着肿瘤细胞这家伙有点“懒”,它的生长全靠雌激素或孕激素“投喂”。针对它的特点我们就可以使用内分泌治疗药物,比如大名鼎鼎的他莫昔芬,它可以冲上去把ER紧紧锁住,那么雌激素就只能干着急,肿瘤细胞没了“营养源”也只能乖乖“停工停产”。
(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疯狂的“生长引擎”
HER-2在正常乳腺组织里就像个“乖宝宝”,它平时安安静静不惹事,所以表达水平低得很。但其要是到了约20%~30%的乳腺癌患者身上,再和特定的生长因子“勾搭上”,那么我们细胞里的磷酸化反应就会一个接一个,促使细胞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疯狂增殖、到处乱窜搞侵袭,还想着法子转移。
不过别怕,这时候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会及时地赶来“救场”。它就像一枚精准无比的“导弹”,眼睛会紧紧地盯着HER-2这个靶点,然后一头扎过去和过表达的HER-2受体牢牢结合。如此一来就把它的“信号传导高速公路”给切断了,那么肿瘤细胞就没了动力,其生长和扩散的脚步也就戛然而止。
(三)Ki-67:细胞增殖的“速度表”
Ki-67像是乳腺癌组织的一个个“速度表”,其专门是用来测量肿瘤细胞增殖快慢的。借助显微镜的力量,要是医生们发现Ki-67指数噌噌往上涨,那就说明患者的肿瘤细胞像打了鸡血一样,其处于极度活跃的增殖状态。此时患者病情恶化起来可能比火箭还快,并且预后也不太乐观。反之要是Ki-67指数安安静静得比较低,就意味着患者的肿瘤细胞增殖得慢悠悠的,其病情相对缓和。
四、免疫组化——开启个性化治疗“魔法衣橱”
当乳腺癌患者的免疫组化结果一出来,那么整个抗癌格局都变了!其可以像以前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一刀切”治疗模式彻底说拜拜,代替其的是酷炫无比的个性化医疗新时代。医生们就像时尚大师,将对ER、PR、HER-2和Ki-67等多个指标进行巧妙地搭配、综合分析,就可以把乳腺癌分成了好几个不同的“时尚亚型”。像优雅知性的LuminalA型(ER、PR阳性,HER-2阴性,Ki-67低表达)、活力时尚的LuminalB型(ER、PR阳性,HER-2阳性或Ki-67高表达)、酷炫高冷的HER-2过表达型(ER、PR阴性,HER-2阳性),以及神秘莫测的三阴性乳腺癌(ER、PR阴性,HER-2阴性)。
上述不同亚型的乳腺癌就像来自不同星球的生物,而其在实践中生物学行为、治疗反应和预后都大不一样。比如说LuminalA型乳腺癌患者就像找到了“养生秘籍”,其通常对内分泌治疗特别敏感,且预后也不错。所以对此类型的患者来说,治疗方案应主打内分泌治疗,化疗偶尔来客串一下就行。
基于免疫组化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就像医生们给每位患者量身打造的“魔法衣橱”,当中的每一件“战衣”都要恰到好处,才能让治疗效果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这样患者穿上“战衣”就能信心满满地去对抗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