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冬季节呼吸道传播疾病防控及医院就诊注意事项

时间 :2024-09-27 作者 :辛智慧 来源:乳山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播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新冠、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冬季天气寒冷,气温变化较大,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因此,呼吸道传染病在此季节高发。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医疗机构内为人群聚集地,至医院就医应注意合理、有效地防控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就是常说的打喷嚏、咳嗽等。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是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有效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公众来说,也很容易做到。佩戴口罩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及佩戴口罩的合理时机。

正确佩戴口罩首先要区分内外,以医用外科口罩为例,颜色较深的一面是外面,颜色较浅(通常为白色)的一面是贴近脸部的内面。口罩的外面是污染面,内面是清洁面,区分口罩的内外面主要是防止将污染面错当成内面佩戴,反而起不到预防目的。佩戴时要注意有金属条(鼻夹)的一端是口罩的上方,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按压鼻夹,将其沿着鼻梁的形状塑形,确保口罩与脸部紧密贴合,佩戴要使口罩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尽量减少口罩与面部之间的空隙。

选择合理的时机佩戴口罩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中的描述,指导公众在室内公共场、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应佩戴口罩。在医疗机构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人员,在进入诊室、病房等密闭空间,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距离小于1米)时、周围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如患者家属伴有出现发热、咳嗽、流涕、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时,应尽量不陪护、陪诊、探视。

在住院期间,应注意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降低室内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感染风险。应选择在空气质量较好、阳光充足、风力较小的时候通风,避免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开窗,以免着凉。

此外做好防护措施,养成个人卫生习惯。

1.勤洗手:洗手是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等。

2.正确咳嗽和打喷嚏,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喷溅。如果没有纸巾,可用肘部内侧遮挡口鼻,而不是用手直接遮挡,因为手部容易接触其他物品,从而传播病菌。使用后的纸巾应立即扔进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3.加强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降低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至关重要。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办公室、教室、家庭聚会场所等,更要注意通风换气。

4.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制品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

5.保持适量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另外充足睡眠是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修复的重要时间,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

冬季节呼吸道传播疾病防控,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增强免疫力、注意手卫生、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密切接触患者、预防接种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风险。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易感人群,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打造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共同努力。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