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医生如何对病人进行X线防护

时间 :2024-09-27 作者 :靳效生 来源:东昌府区郑家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为了解除患者的病痛,临床医生通常要用X光进行诊断和治疗。但X光作为一种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时,应该遵循哪些防护原则呢?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X线的定义

所谓X线,其实就是一种电磁辐射,其可以穿透物质并形成相关图像。X线的波长较短,而能量较高,在医学成像、工业检测以及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进行了一项试验, 因而这种辐射线被称之为伦琴射线。

二、X线防护的特征

(一)放射实践的正当化

通过放射检查所获取的收益,与其可能对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的损害进行比较在可接受范围内,才能证明其正当性。

(二)放射防护最优化

防止一切没有必需进行的放射检查,使一切必要的放射检查维持最低且有效的水平。

(三)个人剂量限制

个体所受到的辐射量不能超出限定范围。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要充分认识不同X线检查的适应证、禁忌及优缺点,并在临床初步诊断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安全、简单、准确、经济的X线检查计划,将射线对身体的损伤降到最低,避免因不必要的检查而造成的辐射损害。

三、医生对病人的X线护对策

X线防护的基本原理是合理地应用X线,保证病人X线检查的检查,提高X线防护的效益,促进X线的发展。

(一)X线防护的原则

1.固有防护为主,个人防护为辅的原则。应尽可能使用防护性能好的X线设备。

2.医学影第工作者与患者的防护原则,在诸多的防护设施中,应做到全面考虑。开展X线诊断服务的医疗单位必须配备性能合格的医用诊断X线机与相应防护设备、辅助设备等,所有设备(包括受检者防护用品)必须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检查。

(二)如何题好的做好对病人的防护

1.医生应通过与病人充分协商的方式,确定病人适宜检查的项目和方法,严格掌握适应症,减少无意义的X射线检查,避免对已经明确诊断的疾病频繁复查。检查孕妇及胎儿的发育情况应首选B操检查。上肢检查时,勿再对下肢及头颅等进行检查。

2.要严格控制各种常规健康查体,降低X线对公众及其后代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

3.要利用含足够铅含量的铅橡胶皮及其他防护用品遮盖病人的非检查部位,特别应注意对病人的X线敏感部位,例如性腺、甲状腺、晶状体等进行防护。

4.正确使用滤线栅,对婴幼儿少用滤线栅,可减少病人对X线的吸收量,从而更好的对幼儿做好防护。

5.对疑怀孕的女性进行X线摄片时,一定要明确其是否怀孕,严格掌握“10天原则”,即在月经来潮后10天内进行X线摄影,以防胎儿胚胎受到X线辐射而引起畸形。

6.无论任何人群,开展X线检查首先都要对可能存在危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了解检查需要的相关因素,比如检查的剂量、频率、诊断价值等。

7.如果受检者需要他人扶持,应当得到医生同意后,只允许一位扶持人员陪检。在放射诊疗时,病人必须佩戴上医院提供的个人防护用品,这些用品能够防止在进行放射诊疗过程中可以防护病人的性腺或其他非照射部位,从而减少X线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8.提前告知等候检查的病人及家属,放射室正在进行检查时不允许随意开门,避免辐射泄漏到走廊等地方,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综上,通过了解医生对病人进行的X线防护知识,可了解到医生是如如问对病人进行防护的,从而更好地进行X线防护,降低X线辐射危害。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