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体检为何要做尿常规?尿常规报告如何理解?

时间 :2024-09-27 作者 :邓晓静 来源: 灵川县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逐渐提升,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体检便是健康监督的关键,而尿常规则是体检不可或缺项目之一。而尿液检验是临床上最基本、最常见的检验,对泌尿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了解尿液检查,关注身体健康

1、尿常规检查概述

尿液的生成由泌尿系统来完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是尿液生成器,其余是排泄尿液的通道。尿常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性状检查(如尿量、颜色、透明度等)、常用化学成分检查(如PH、比重、蛋白质、隐血、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等)。由于尿液成分与泌尿系统、血液血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状态紧密相关,因此尿液检验对于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作用。

2、尿常规检查的主要指标及其意义

尿液颜色与透明度。正常尿液颜色呈淡黄色、清亮透明。尿液颜色的深浅随尿量变化,也可受食物、药物、色素等因素影响。尿液颜色异常可能提示肝脏或胆囊问题,如黄疸时尿液呈深黄色;血尿时尿液呈红色或粉红色。透明度降低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异常。

尿液酸碱度(pH值)正常范围值在4.58.0之间,通常为弱酸性或中性。尿液酸碱度受饮食、药物及疾病种类和病情影响。pH值异常可能提示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或与某些药物的使用有关。

尿液比重正常范围值在1.0151.025之间。尿液比重的高低反映肾脏的浓缩功能。比重偏高说明体内缺水或钠潴留,见于脱水、心力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使用造影剂等。大量出汗后比密也增高;比重降低则可能由于饮水过多或肾脏疾病导致。

尿红细胞(RBC)正常范围:每高倍视野不超过3个。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提示血尿,可能由尿道炎、前列腺炎、尿道结石、肾结石等疾病引起。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前者可直接观察到尿液呈红色或粉红色,后者则需通过显微镜检测发现。

尿白细胞(WBC)正常结果: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白细胞增多提示尿路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白细胞数量越多,通常表示感染程度越重。

尿蛋白(PRO)正常为阴性,定量每天排出约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肾脏病变,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尿蛋白定量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肾脏损伤程度。

3、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不要大量饮水和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影响尿液的浓度和成分。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紧张情绪,以免导致一过性蛋白尿等异常结果。

最好留取晨起第一次的“中段”尿液标本。中段尿较为清洁,能够减少外界污染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女性应避开经期,采集前最好清洁外阴;包皮过长的男性留尿前最好能清洁尿道口。

收集的尿液应在半小时之内送检,最晚不超过1小时。长时间放置的尿液可能会发生化学变化或细菌污染,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近期有服药情况,需提前向医师说明。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尿液的成分和性质,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判断。

4、尿常规检查在妇幼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尿常规检查在妇幼健康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孕妇而言,尿常规能监测孕期血糖水平,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保障母婴安全。同时,尿蛋白妊娠期高血压的一个重要指标,尿蛋白的多少可以反映妊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及时进行监测和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婴幼儿及儿童,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尤其是当幼儿无法准确表达身体不适时,尿液检查成为重要诊断的窗口之一。此外,通过尿液成分分析,还能间接反映儿童营养状况及代谢水平,为合理喂养及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结束语

尿常规检查是一项简单快捷、价格低廉且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检查方法。通过详细解读尿常规检查中的各项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同时,在解读尿常规检查结果时,应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