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与许久不见的朋友小张聊天,只见他佩戴着护腰带,满脸愁容,于是便询问缘由,他抱怨道“我这浑身上下最突出的,恐怕只有这腰椎了!”原来,小张是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说起这个病,虽然不致命,却把小张折磨的睡不好吃不香,腰痛起来简直要命!后来在我的劝说下,小张打算去中医内科就诊,打算通过中医调理来缓解一下自身的症状。看到这里,您是否好奇,中医对LDH的诊疗是怎样的呢?下面就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在中医眼中,LDH是怎样的存在?
其实在中医古籍中,并没有这类疾病对应的病名,但它的症状体征与中医领域内“痹症”、“腰腿痛”等病名相似,诸多古籍中均有关于此方面的记载,如《素问·刺腰痛篇》所云“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中医医家认为,年迈体弱、外感风寒湿邪、肾气亏虚是LDH的主要病因。看到这里,不免有人会问,自己平时只是感到腰痛,怎么还和肾虚有关呢?在中医领域内,有“肾主腰腿”、“肾藏精主骨”的说法,这也与《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腰者,肾之府,摇转不能,肾将惫矣”一说不谋而合。关于LDH的治疗,中医、西医均以保守治疗为主,针对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方可考虑西医手术治疗。而在LDH的治疗过程中,中医更是彰显了独特优势,中医学者提出,应以标本兼治原则来干预LDH,并重点强调疏通经络、补肾强筋等原则。
针对LDH有哪些常见的中医分型?
①肝肾亏虚型:该类患者常表现为腰部酸痛,膝软无力,在劳累后明显加重,偏阳虚者可伴阳痿早泄、腰腿发凉等表现,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常见面色潮红、乏力心烦、失眠多梦等症状,且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②气滞血瘀型:此类患者往往近期有腰部外伤史,腰痛感觉如针刺,症状剧烈,夜间加重,无法俯仰,活动不利,舌质暗紫,脉涩。
③风寒湿痹型:腰痛强烈,遇阴雨天或静卧时更甚,伴体重腹胀,小便清白等症候,且舌苔白腻,脉沉濡。
关于LDH,中医有哪些调理方法?
①中药内服:诸多中医名方均可用于这类疾病的调理,如桃红四物汤、独活寄生汤、补肾壮筋汤加减方等。我们以“肝肾亏虚型”LDH患者来举例,这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内服补肾壮筋汤加减方,该方剂由熟地、牛膝、杜仲、当归等药材构成,利益精填髓,补肾强筋,补血活血,对缓解病情很有帮助。
②针刺:针刺属中医经典外治疗法之一,其依据阴阳五行及经络学说,以特定的毫针刺激对应穴位,并配合补法、泻法、提插法等手法,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针对LDH患者,医生通常会取肾俞、大肠俞、承山、委中等穴位进行针刺,有助于缓解腰腿痛等不适症状。
③中药药膳:中药药膳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像天麻煲鱼头、葛根炖猪脊骨、猪腰杜仲汤等药膳均适合LDH患者进补。我们以葛根炖猪脊骨来举例,您需准备30g葛根及500g猪脊骨,葛根去皮切片处理,再将猪脊骨清洗后切块,共同置入砂锅中加水煲汤即可,待肉炖至软烂,视个人口味添加适量调味品,喝汤吃肉,可解肌散寒,升阳止泻。
④中药外敷:中药外敷同样适用于LDH患者病情的改善,这也是历史悠久的外治疗法之一,医生视疾病情况,将对应药材处理为糊状,贴敷至特定穴位,药力可逐渐经皮肤吸收以直达病灶。常用于LDH患者的外敷药材有威灵仙、红花、杜仲、川牛膝等,以上药材有助于祛湿通络,活血止痛,通经逐瘀。而对于穴位的选择,临床常以阿是穴、环跳穴、足三里穴等为主。
⑤其他:穴位推拿、小针刀疗法等。
总而言之,LDH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发现自己患有LDH,也不要过度惊慌,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调整生活习惯是重点。另外,以上中医调理方法虽然疗效理想,但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保障疗效以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