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发展的背景下,检验科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发挥了显著优势,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检验项目,可以帮助临床对机体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有效检出疾病,获取准确的生理和病理信息,进而更好地为后续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及指导。一提到检验科,很多人存在疑问,为啥抽出来的血是“黑”的?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啊?为什么要空腹抽血啊?等等,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超实用的“检验科”小知识,希望能解开你心中的疑惑。
1 为什么要空腹抽血?
进食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消极影响,阻碍后续针对性治疗。“空腹”是指超声8小时无任何热量摄入,抽血前一天晚上需要注意保持足够的休息,不要暴饮暴食、酗酒等。
2 为啥抽出来的血是“黑”的?
血液有动脉血和静脉血之分,静脉一般分布在肘部、手背、大腿等身体的表浅部位,呈青紫色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代谢产物,颜色呈现出暗红色;动脉血液含有较多的氧气,呈鲜红色。
3 为什么有的人抽1管,我需要抽3管?
根据检验项目的差异,会导致抽血“数量”不同的情况。在机体造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多次抽取少量血液不会发生贫血,不需要过于担心。
4 为什么别人比我后来,还先拿报告?
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检验所需要的时间也存在差异,如果遇到机器故障等外界因素,会导致结果时间适当延长。
5 检测剩下的血怎么处理呢?
为方便后续复查,检验完成后会价格剩余的血液放入专用冰箱保存,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放进专用袋密封,等待专业医疗废物回收公司回收。
6 检验科的几大项目包括哪些?
6.1 血液检验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浓度(女性115-150 g/L、男性130-175 g/L)、血小板计数(125-350×10^9/L)、红细胞计数(女性3.5-5.0×10^12/L、男性4.3-5.8×10^12/L)、白细胞计数(4.0-10.0×10^9/L),若检验结果超出上述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健康问题,需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
6.2 血糖检测
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范围为<7.8mmol/L,空腹血糖3.9-6.1mmol/L。定期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方便及时发现是否存在高血糖,对肾脏病变、心血管疾病等的预防控制有积极意义。
6.3 尿液检验
尿常规检测项目较多,其中,pH值可以反映尿液的酸碱性(正常范围5-8);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反映是否存在尿液浑浊、水分摄入情况;比重正常范围1.005-1.030,可以反映尿液浓缩程度;尿液中酮体((正常参考值为阴性))可评估机体是否处于酮症状态;尿液中蛋白质(正常参考值为阴性)可以评估肾脏的过滤功能;尿液中糖的检测(正常参考值为阴性)可以评估机体的糖代谢情况;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正常参考值为阴性)可以评估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
6.4 生化检验
生化检验包括肝肾功能检测。常见的肝功能指标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女性10-35U/L、男性15-40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女性7-35U/L、男性10-40U/L)、总蛋白(60-80g/L)、总胆红素(2-17μmol/L)、白蛋白(35-55g/L)、直接胆红素(0-6μmol/L)、球蛋白(20-40g/L)等。肾功能检测包括尿酸(女性143-339μmol/L、男性208-428μmol/L)、血清肌酐(女性44-97μmol/L、男性53-106μmol/L)、尿素氮(2.9-7.1mmol/L)等。
综上所述,检验科的小项目虽小,却有重要价值,它们有特定的参考值,利于早期发现疾病,对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可以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