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血压高一点没关系,但其实它并不简单。高血压是一个隐形的威胁,如果长期控制不好,很可能会引发心脏病、脑卒中甚至肾衰竭等严重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高血压患者如何在家里做好护理,并且需要预防哪些潜在的并发症吧。
一、高血压有什么常见并发症?
1.心脏问题
高血压会让心脏用力过猛地推动血液,时间久了便会导致心脏变得肥厚甚至扩张,最终甚至心力衰竭。除此之外,高血压还会加速动脉硬化,容易引发冠心病,严重时还会诱发心肌梗死。
2.脑血管疾病
就像水管里压力过大容易爆裂,血管也是如此。高血压会让脑血管的壁变得又硬又脆,一旦血压突然升高,就可能导致脑卒中(中风)。这种情况分为脑出血和脑梗死,前者是血管破裂出血,后者是血管堵塞。
3.肾脏损伤
高血压对肾脏的影响可以说是“慢刀子割肉”。肾脏是过滤血液的清洁工,但高血压会让肾脏里的微小血管长期承受过高的压力,最终导致肾功能下降甚至肾衰竭。很多高血压患者并不觉得肾脏有问题,但尿液中泡沫增多或下肢水肿可能是早期信号。
二、高血压患者要警惕哪些身体症状?
1.头痛和头晕
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头痛和头晕是高血压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这种头痛多发生在后脑勺或太阳穴位置,通常伴有沉重感或胀痛。有时候患者会觉得“头晕得像站不稳”,甚至会有短暂的黑蒙现象。这些症状是血压波动或脑供血不足的信号。
2.视物模糊
当血压长期过高时,会影响患者的眼底血管健康,导致视网膜供血受损。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会感觉看东西像蒙了一层雾,或者视力突然下降。这还可能是严重并发症的信号,患者需要警惕高血压引发的视网膜病变或脑卒中。
3.心悸和胸闷
心悸和胸闷是高血压对心脏造成压力的表现。心悸时,患者会感到心跳加速甚至有心慌感,胸闷则像胸口被压了石头一样难受。这些症状是心脏供血不足的信号,严重时还可能是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前兆。
4.肢体麻木或无力
肢体麻木或无力是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警惕的信号,尤其是发生在一侧的肢体。这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也可能是脑卒中的早期预警。除此之外,部分患者会感觉肢体发凉、刺痛或失去控制。
三、高血压患者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
1.坚持测量血压
每天坚持测量血压是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环节。建议患者固定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前测量,并记录下来,观察血压的变化趋势。如果发现血压波动较大,或者持续偏高,患者一定要及时和医生联系。
2.调整饮食习惯
饮食对高血压的影响非常大,好的饮食习惯能帮你稳住血压。患者要控制盐的摄入,每天最好不超过6克,并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或高盐零食。其次,患者应选择低脂饮食,少吃油炸食物和动物内脏,多吃富含钾和纤维的蔬菜水果。
3.规律服药
规律服药就像给血压上了安全锁,是保持血压平稳的关键。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不能自己随意停药或减量。部分患者一看到血压正常了就停药,结果导致血压很快再次飙升,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如果觉得药物有副作用,也不要自己调整剂量,而是要和医生沟通,看看是否需要换药。
4.保持适度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患者非常有益,但要适量,不要盲目追求高强度。散步、慢跑、瑜伽或者骑车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坚持至少5天,每次30分钟左右。如果患者在运动中感觉头晕、乏力,就要立即停下休息。记住,运动的目标是健康,而不是让自己累垮。
5.管理情绪和压力
长期的压力和情绪紧张可能让血压失控,所以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借助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自己。如果遇到压力大的情况,可以和朋友或家人聊聊,不要一个人扛着。
管理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耐心坚持。如果你或家人患有高血压,别担心,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做,就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健康地生活、工作。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才是远离高血压危害的最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