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胃食管反流病?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

时间 :2024-09-20 作者 :刘智 来源: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菏泽市立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其主要特征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烧心、胸痛、嗳气等,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并发症,如食管炎、食管狭窄等。那么,为何有些人会得胃食管反流病?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尽探讨。

一、胃食管反流病的成因

胃食管反流病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生活习惯、生理结构、遗传因素等多个方面。

1.不良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饮食过于油腻、辛辣、酸甜,以及过量进食,都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内压力,使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至食管。此外,进食过快、晚餐过晚等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也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的风险。

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导致腹内压增加,进而促使胃酸反流至食管。肥胖还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胃食管反流症状。

吸烟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吸烟还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降低其防止反流的功能。

2.生理结构因素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的重要结构。当其功能异常时,如松弛、张力降低等,会导致反流。

食管清除能力降低:正常情况下,食管能够通过蠕动将反流物清除至胃中。当食管清除能力降低时,反流物会在食管内停留更长时间,增加对食管黏膜的损伤。

3.精神压力

长期精神压力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胃酸的分泌和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当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时,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至食管。

4.遗传因素

遗传易感性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潜在风险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此病,其子女患病概率可能会增加。这可能与基因变异或遗传倾向有关,使得个体对胃食管反流病更为敏感。

二、胃食管反流病的预防

预防胃食管反流病,关键在于调整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保持健康体重等方面。

1.调整饮食习惯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甜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胃肠造成刺激。

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苹果、菠菜、西蓝花等,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

避免进食过快、过饱,晚餐不宜过晚,以减少胃内压力。

2.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有助于降低腹腔压力,减少胃酸逆流的可能性。

3.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是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措施。

4.穿着宽松衣物

穿着过紧的衣物可能会增加腹部的压力,导致胃酸逆流。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着过紧的腰带、内衣等。

三、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1.药物治疗

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拮抗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的损伤。

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等,能够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刺激食管蠕动,促进胃排空,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能够在受损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隔绝有害物质的侵袭,促进受损黏膜的愈合。

2.生活方式调整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减轻体重、改变睡眠习惯(抬高床头15~20°)、睡前三小时不再进食等。

避免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如浓茶、咖啡、可乐、巧克力等。

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避免穿紧身衣、长时间弯腰劳作等。

3.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长期服药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内镜下射频治疗、胃腔内缝合或折叠治疗等。

结语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成因复杂多样,涉及生活习惯、生理结构、遗传因素等多个方面。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保持健康体重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疗等。重要的是,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