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外伤,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特别是脊柱骨折,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不仅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还可能对脊髓造成损伤,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骨折后的康复和脊柱骨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认识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5%-6%。它包括颈椎、胸椎、胸腰段和腰椎的骨折,其中胸腰段骨折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可能出现瘫痪和感知障碍。脊柱骨折还可能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尤其是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情况,发生率高达70%以上。因此,脊柱骨折的治疗和康复护理必须及时、规范,以避免终身残疾甚至生命威胁。
二、脊柱骨折的康复护理
1.饮食指导
饮食在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患者的受伤部位和腹胀情况,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对于截瘫患者,如果没有腹胀,伤后三天可进食半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软食。高位截瘫患者则通常需要禁食一周后,再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合理的饮食安排有助于患者的营养补充和康复进程。
2.体位指导
正确的体位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颈椎骨折患者需用砂袋或颈围颈托进行制动,以保持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则需在后腰部垫上枕垫,起到固定作用。正确的体位有助于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3.并发症预防
脊柱骨折患者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如褥疮、肺部并发症和便秘等。预防褥疮,可以睡气垫床,定时翻身、按摩骨突处,保持床铺整洁、干燥。预防肺部并发症,需注意保暖,保持口腔清洁,进行深呼吸训练。预防便秘,可多吃易消化、清热的食物,并定时揉按腹部,促进肠道蠕动。
4.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脊柱骨折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平卧位功能锻炼包括上肢及胸背部肌肉锻炼,为扶拐下地做好准备。对于腰背肌的锻炼,可以采取五点支撑法、四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和背伸法等。这些锻炼方法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关节活动,加快康复进程。
三、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功能障碍。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与脊柱骨折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之处。
1.饮食指导
脊髓损伤患者的饮食指导与脊柱骨折患者相似。根据受伤部位和腹胀程度,合理安排进食时间,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软食逐渐过渡,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
2.功能锻炼
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锻炼同样重要。除了上肢及胸背部肌肉的锻炼外,还需特别注重腰背肌的锻炼。五点支撑法和背伸法是常用的锻炼方法,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进度进行调整。此外,直腿抬高练习有助于下肢肌肉力量的恢复。
3.体温失调处理
颈脊髓损伤患者常出现体温失调,表现为高热或低温。高热时,可采取空调调节室温、冰敷、醇浴、温水浴、冰水灌肠等方法降温;低温时,则可用热水袋保温,但需注意温度不超过50℃,以防烫伤皮肤。
4.泌尿系感染和结石的预防
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并发泌尿系感染和结石。预防方法包括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每日抹洗;使用吸水性能良好的尿不湿或阴茎套连接引流管及尿袋;定时开放引流管,保持尿液通畅;多饮水,每天至少4000ml,以冲洗尿中沉渣;训练膀胱反射排尿动作,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5.褥疮预防
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并发褥疮。预防措施与脊柱骨折患者相同,包括睡气垫床、定时翻身、按摩骨突处、保持床铺整洁干燥等。
康复之路虽然漫长且充满挑战,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够战胜病魔,重获健康。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助您在康复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