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别让血压“任性”:高血压的防治全攻略

时间 :2024-09-13 作者 :汪汉 来源: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高血压,这个看似普通的“健康指标”,却如同潜伏在身体里的“无声杀手”,默默侵蚀着我们的血管,威胁着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健康。在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持续攀升,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要慢性病。但好消息是,高血压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积极的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其带来的风险,让血压不再“任性”。

1.认识你的“任性”血压:什么是高血压?

我们的心脏像一个强劲的泵,通过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全身。血液在血管壁上产生的压力就是血压。血压通常用两个数值表示:

收缩压(俗称“高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

舒张压(俗称“低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为什么要关注高血压?长期血压升高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俗称“中风”)等

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衰竭等

眼底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

2.哪些因素让血压“任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些因素我们无法改变,而有些因素则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控制。

不可改变的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高血压的风险也会增加。

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中有高血压患者,患病风险也会增高。

性别:男性在年轻时患病率较高,但女性绝经后患病风险也会显著增加。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可以改变的因素:

不健康饮食: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推手。

肥胖:体重增加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

缺乏运动: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情绪波动大也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吸烟: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过量饮酒: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增加高血压风险。

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3.如何让血压“乖乖听话”?高血压的防治策略

高血压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我们从生活方式入手,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1)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石

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选择瘦肉、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限制肥肉、油炸食品等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粗粮、全谷物等膳食纤维。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减轻精神压力,学会放松,保持乐观,尝试冥想、瑜伽,保证充足睡眠。

(2)监测血压,心中有数

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有高血压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购买合格的电子血压计,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记录血压变化。

就医检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3)规范治疗,遵医嘱服药

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或血压水平较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擅自停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反弹,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4.走出高血压的常见误区

“没症状就不用管”: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血管的损害却在悄然进行。不要等到出现不适才重视。

“降压药一旦吃上就不能停”: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部分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逐渐减少甚至停用降压药。

“保健品能降血压”:目前没有任何保健品能够替代降压药物。

“血压降下来就万事大吉”:血压达标后仍需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复诊。

5.结语

高血压的防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行动。不要让血压“任性”,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血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必要时积极治疗。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健康,拥抱美好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