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从 “蚯蚓腿” 到溃烂,下肢静脉曲张发展全解析

时间 :2024-09-13 作者 :田莉 来源: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血管外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注意到身边有人腿部皮肤浮现出蚯蚓般蜿蜒、凸起的青筋?这看似不起眼的现象,实则可能是下肢静脉曲张发出的警示信号。下肢静脉曲张不仅影响腿部的美观,更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若对其不加以重视,病情逐步发展,给患者的健康带来诸多危害。接下来,让我们全方位解析下肢静脉曲张的发展历程。

一、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由于血液瘀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原因引发的一种疾病,表现为静脉发生扩张、延长、弯曲成团状。正常情况下,静脉内有瓣膜,其作用如同单向阀门,保证血液从腿部向心脏单向流动。然而,当静脉瓣膜功能受损或静脉壁薄弱时,血液就会发生倒流,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进而使得静脉逐渐扩张、扭曲,形成静脉曲张。

二、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

先天性因素:部分人由于遗传因素,天生静脉壁较为薄弱,或者静脉瓣膜功能存在缺陷,这使得他们相比较于常人更容易患上静脉曲张。同时,如家族中有静脉曲张患者,那么其亲属患此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后天性因素:长期站立或久坐是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的常见后天因素。例如,教师、销售、理发师等职业人群,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长时间站立,腿部静脉承受的压力较大,血液回流不畅,久之就容易导致静脉曲张。同样,对于那些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的人,如办公室职员,腿部肌肉活动减少,无法有效促进血液回流,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此外,妊娠、肥胖、慢性咳嗽、便秘等情况,会导致腹压升高,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也是引发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

三、下肢静脉曲张的发展过程

(1)初期:“蚯蚓腿” 出现

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仅是在腿部发现一些轻微凸起的青筋,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更为明显,休息后则会有所缓解。这些青筋看起来就像蚯蚓一样,蜿蜒分布在腿部皮肤表面。此时,患者可能仅会感到腿部有些许沉重、酸胀不适,但往往不会对此有足够的重视。

(2)进展期:症状加重

随着病情的发展,静脉曲张的程度会逐渐加重。腿部的青筋会变得更加粗大、扭曲,范围也不断扩大。患者除了腿部沉重、酸胀感加剧外,还可能出现小腿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症状。色素沉着表现为小腿皮肤颜色变深,呈褐色或黑色,这是血液长期淤积在下肢静脉中,红细胞会逐渐破裂,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在皮肤下所致。此外,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腿部还可能出现疼痛,需要停下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缓解,也称为间歇性跛行。

(3)后期:皮肤溃烂

当下肢静脉曲张发展到严重阶段,就会出现皮肤溃烂的情况。长期的血液淤积导致局部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破损和感染。一旦皮肤出现破损,由于血液循环不畅,伤口很难愈合,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俗称 “老烂腿”。溃疡周围的皮肤会变得红肿、疼痛,伴有渗出液,不仅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由于溃疡面容易感染,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等,对患者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四、如何预防和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预防措施:对于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的人群,应尽量每隔一段时间活动一下腿部,如进行几分钟的踮脚尖、抬腿动作,促进腿部血液循环。此外,穿着医用弹力袜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医用弹力袜通过对腿部施加适当的压力,帮助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压力。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避免便秘、戒烟等,也有助于降低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风险。

治疗方法: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如改变生活方式、穿弹力袜等。而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射频消融术等。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了解其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果发现腿部出现异常的青筋凸起或其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