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宝宝得流感应该这样护理!

时间 :2025-01-03 作者 :覃福 来源: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流感通常指流行性感冒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归类于丙类传染病。在我国,流感多在冬春季出现。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宝宝来说,流感可能带来不小的困扰。一旦宝宝不幸中招,家长们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宝宝得流感后的护理措施。

一、了解流感症状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其症状更为严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发热:流感的主要症状之一,体温可高达38℃以上,持续数日。

2. 咳嗽:干咳或伴有痰,有时咳嗽声音嘶哑。

3. 喉咙痛:咽部不适,可能伴有吞咽困难。

4. 鼻塞或流涕:鼻塞、打喷嚏,流清水鼻涕。

5. 肌肉或关节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肿胀。

6. 疲劳:流感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劳,即使休息也无法缓解。

7. 头痛:头部疼痛,有时伴有恶心。

8. 恶心、呕吐、腹泻:部分流感患者可能伴有消化道症状。

9. 眼睛不适:眼睛干涩、红肿、疼痛。

10. 鼻子出血:部分流感患者可能出现鼻子出血现象。

了解如上症状有助于及早发现流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护理和治疗。

当宝宝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是否为流感。

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宝宝患上流感期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病毒传播和减轻病情至关重要。为此,可为宝宝进行如下护理措施:

1. 勤洗手:宝宝的手是最容易接触到病毒的部分,因此要确保宝宝手部清洁。使用温水和肥皂帮助宝宝彻底清洁双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都要洗手

2. 使用消毒剂:在宝宝接触的物品上,如玩具、餐具、门把手等,定期使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有效杀灭病毒。

3. 避免交叉感染:宝宝患病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或访客近距离接触,尤其是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

4. 卫生用品专用:宝宝专用的毛巾、餐具、床上用品等,应单独使用并定期清洗、消毒,以防病毒传播。

5. 戴口罩:如果家庭成员中有感冒症状,应佩戴口罩,减少病毒在家庭内部的传播。

6. 正确处理废弃物:宝宝使用过的纸巾、口罩等废弃物,应放入有盖的垃圾桶中,并及时清理。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康复环境。

三、进行环境护理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在宝宝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温度在20-24摄氏度之间,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加重宝宝的不适。增加空气湿度: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为宜,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湿毛巾来增加室内湿度,有助于宝宝呼吸顺畅。适当开窗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四、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等部位,有助于降温。擦拭时水温以37-38摄氏度为宜,擦拭部位要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冷。穿着宽松衣物:给宝宝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厚或过紧,以免影响散热。使用冰袋:在宝宝体温较高时,可以将冰袋放在宝宝的额头或腋下,帮助降温。注意冰袋不要直接接触宝宝的皮肤,可用毛巾包裹。

五、注意饮食和休息

小儿患有流行性感冒首先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少食多餐,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容易吞咽咀嚼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宝宝得了流感身体会处于一个较为虚弱的状态,因此保证充足的休息对于恢复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应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首先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力,合理安排每天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宝宝过度疲劳,如果宝宝表现出困倦,应立即安排休息从而保证充足的睡眠

    宝宝在生病期间可能睡眠质量会下降,家长要耐心引导,帮助宝宝进入睡眠状态。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轻柔的音乐等方式帮助宝宝放松。关注宝宝的睡眠质量观察宝宝睡眠时的姿势,确保宝宝呼吸顺畅。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帮助宝宝在流感期间得到充足的休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法,与医生保持沟通,共同帮助宝宝战胜流感。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