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调理知识

时间 :2024-09-06 作者 :赵桂霞 来源: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异常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妇科问题,给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医作为我国优秀的医学文化瑰宝,具有数千年的医学文化传承,对很多疾病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加深人们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从中医调理的角度出发,一起聊一聊有关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调理知识都有哪些?

什么是异常子宫出血

所谓的异常子宫出血其实就是指女性不正常的子宫出血情况,属于一种妇科常见疾病。对于生育期的女性而言,每个月都会有月经来潮,这是由于子宫内膜在周期性激素的作用下脱落所致。正常的月经周期应该是在21-35天之间,平均是28天左右,月经周期是2-7天;月经的量应该在5-80毫升之间。异常子宫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腔内出血并排除妊娠因素引起的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的变化,均属于异常子宫出血。

中医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认识

中医认为异常子宫出血是由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黄帝内经》有记载:“女子以肝为本”,肝气郁结易使气血不畅;脾虚则不能有效地控制血液流动,造成月经不畅;肾虚会导致精气不足,从而影响到月经的正常调节。而且《普济方·妇人诸疾门》有云“既崩而淋漓不断,血瘀于内也”,即异常子宫出血,与淤血内阻息息相关。

异常子宫出血的中医调理

3.1辨证施治

(1)脾虚证

1)临床表现:月经颜色淡红、质地清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浑身无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弦细。

2)治疗原则:益气养血,固冲。

3)治疗方法:举元煎: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炙甘草。

4)饮食调护:饮食中要注意温肾健脾,益气摄血,食疗可采取黄芪淮山炖鸡。此证型患者不能吃西瓜、苦瓜、姑娘果等寒凉生冷的水果。

(2)血热证

1)临床表现:月经颜色鲜红或暗红、质黏稠、口干舌燥、尿黄便结、舌红、脉滑。

2)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固冲。

3)治疗方法:保阴煎: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山药、川续断、甘草;或选择中成药葆宫止血颗粒,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饮食护理:多吃瘦肉、鱼类、蛋类、水果、蔬菜等,多吃一些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还可以多喝一些藕汁、胡萝卜汁等。

(3)血瘀证

1)临床表现:月经颜色紫黑,有血块;经前腹部疼痛,或常有小腹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2)治疗原则:活血化瘀。

3)治疗方法:失笑散:由五灵脂、蒲黄组成;或选择茜芷胶囊及益母草膏等中成药

4)饮食护理:在饮食方面要避免吃一些寒凉酸辣的食物。可选择的食疗方式为益母草鸡蛋汤,丹参、田七煲鸡,这些食物都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4)肾虚证

1)临床表现:月经颜色晦暗、质地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舌淡黯、脉细弱。

2)治疗原则:补肾固冲止血。

3)治疗方法:固阴煎:菟丝子、熟地黄、山萸肉、人参、山药、炙甘草、五味子、远志;肾气虚患者可用肾气丸治疗,肾阴虚患者可用坤泰胶囊治疗。

4)饮食护理:甲鱼、乌鱼、黑木耳、杜仲等都是滋补肝肾的食物,避免吃辣椒、炸鸡等辛辣煎炸动火的食物,还可以喝一些清补的饮料,如藕汁、梨汁等。

3.2中医药特色护理

(1)艾灸:艾灸是利用点燃艾绒产生热能,对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刺激的一种中医疗法。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皮肤、经络的热效应,达到温经通络、疏通气血的作用。艾灸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时,常选用的穴位有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这些穴位具有调补任脉,益气补血,温经止血的作用。

(2)针灸:针刺通过刺激三阴交穴、血海穴等穴位,可调整经络气血循环,促进子宫内气血循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效果显著。

(3)耳穴压豆:使用王不留行籽,在患者子宫、卵巢、内分泌以及肝、肾、神门等穴位进行压豆治疗,实现气血调理。

总结:中医在异常子宫出血的调理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除了上述调理措施外,还应该通过情志护理的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情,促进病情的恢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