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因脑血管突发破裂或出现局部阻塞,导致血管中的血流中断,属于脑组织受损的一类疾病。脑卒中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所以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经济负担和经济负担。所以,我们要警醒于脑卒中的危害,掌握脑卒中在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对方法,将脑卒中的危害降到最小。
一、识别脑卒中的关键症状
面对出现脑卒中的患者,及时反应至关重要。患者或家属应当掌握FAST原则,快速识别关键症状和要素:面部歪斜、手臂无力、言语不清、时间紧迫。每秒皆为黄金救援时机。
1. F(Face)面部:留意患者面部是否已经出现不对称,脑卒中可能导致一侧面部下垂或口角歪斜。若出现此类异常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应务必高度警惕,谨防脑卒中的发生。
2. A(Arm)手臂:请患者尝试将双臂举起。若一侧手臂无力或麻木,难以顺利抬起,这往往是脑卒中的重要警示信号,不容忽视,应及时就医。
3. S(Speech)言语:留意患者是否出现语言障碍。脑卒中患者常出现吐字不清、表达混乱或难以理解的情况。一旦发现言语异常,应高度警觉,及时防范脑卒中的可能。
4. T(Time)时间:脑卒中的抢救必须是争分夺秒,因为情况紧急紧急,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务必即刻拨打抢救电话,不能耽误宝贵的抢救时机。
二、急救措施
一旦怀疑患者可能会发生脑卒中,应立即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具体步骤如下: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脑卒中病情危急,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务必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120),寻求专业援助,确保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及时救治。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出现呕吐症状很可能会诱发脑卒中,因为呕吐物会阻塞呼吸道引发窒息,所以应将患者头部轻轻侧转,确保气道畅通。同时,须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若出现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以保障患者安全。
3.避免随意移动患者:
在等待急救人员抵达患者身边之前,切勿随意挪动患者,以免不当移动加重脑部伤害。除非身处火灾、溺水等危急环境,否则应静候专业人员到场处理。
4.安抚患者情绪:
患者出现脑卒中后,难免会因突感不适出现惊慌焦虑。此时,我们应沉稳应对,以温和的语气安抚其情绪,避免患者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病情。要向患者简明解释当前状况及后续救治步骤,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减轻恐惧,确保其心境平和,积极配合治疗。
三、预防与日常注意事项
我们应掌握必要的脑卒中急救知识,除此之外,还应重视脑卒中的预防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本文给予患者及其家属以下几点建议:
1.控制基础疾病:包括三高在内的许多慢性病会成为脑卒中的重要诱因。所以我们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通过科学管理这些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范。
2.戒烟限酒:烟酒都会对血管产生影响,甚至产生伤害,所以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导因素。戒烟限酒能防止脑卒中疾病,也能保护自己及家人。
3.定期检查:定期体检是发现健康出现潜在问题的有效手段。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涵盖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对于中老年人而言,颈部血管超声等专项检查更为必要,能够更早地发现血管病变,防患于未然。
4.了解重要警示信号:患者除了熟知FAST原则,还应留意其他可能的症状,如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务必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确保及时救治,守护生命安全。
四、结语
掌握了解脑卒中的急救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死攸关之际挽救生命,减轻伤害。所以,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和家人健康的守护者,学会识别脑卒中的征兆,熟练应对。与此同时,预防和健康管理同样不可或缺。我们应当从现在开始,增强防范意识,以实际行动守护亲友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