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探秘心内科常见疾病:冠心病的成因、症状与防治

时间 :2024-09-06 作者 :张平熙 来源: 高密市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威胁人类健康的心内科疾病,造成了大量的患者发病与死亡。了解冠心病的成因、症状以及防治方法,保护我们的健康。

一、冠心病的成因

冠心病的发生主要源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是负责为心脏心肌提供血液与氧气的重要血管。当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于人体时,冠状动脉的内膜会逐渐受损,血液中的脂质,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便会趁机沉积于内膜之下,形成粥样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斑块不断增大、变硬,导致冠状动脉管腔逐渐狭窄,甚至完全阻塞,从而限制或阻断了心肌的血液供应,引发冠心病。

这些危险因素众多,其中一些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绝经后女性发病率逐渐上升)以及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冠心病病史,个体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而更多的是可控因素,如高血压,长期高血压状态会对冠状动脉血管壁产生较大压力,损伤血管内膜,促进粥样硬化的形成;高血脂症,尤其是血液中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是斑块形成的关键物质基础;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血糖波动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降低血管内皮的抗氧化能力,使脂质更易沉积;肥胖,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会引发一系列代谢异常,如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间接增加冠心病风险;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代谢减缓,血液循环不畅,心脏功能得不到有效锻炼;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过多摄入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会加重身体代谢负担,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二、冠心病的症状

冠心病的症状表现多样,且程度轻重不一,主要取决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部位以及心肌缺血的范围与速度等因素。典型症状为心绞痛,通常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诱因下发作。部分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胸部隐痛、烧灼感、胸闷不适,或出现上腹部疼痛、牙痛、颈部紧缩感等容易被误诊的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即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这类患者往往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才意外发现患有冠心病。当冠状动脉突然完全阻塞时,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这是冠心病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

三、冠心病的防治

1、一级预防

对于尚未患有冠心病但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一级预防至关重要。首先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合理用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在生活方式方面,应戒烟限酒,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适量饮酒,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合理饮食与规律运动。合理饮食要求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等富含膳食纤维与健康营养素食物的摄入,同时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以及胆固醇的摄取,如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2、二级预防

对于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二级预防旨在防止病情恶化、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发生,药物治疗是关键,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治疗康复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在治疗后,患者的康复也不容忽视。康复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营养支持等多个方面。运动康复应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病情、心功能等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与时间,以提高心脏功能与耐力,改善生活质量。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内科疾病,其成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防治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冠心病患者,都应充分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关注心脏健康,才能让这颗生命的“发动机”持续稳定地运转。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