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青春期“叛逆”的背后: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时间 :2024-09-06 作者 :郭宝珠 来源: 郓城诚信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青春期,是孩子从儿童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也是身心发展最为迅速和复杂的时期。青少年在这个阶段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挑战,可能表现出一些令家长和老师担忧的“叛逆”行为,例如顶撞父母、情绪波动大、学习兴趣下降、沉迷网络、甚至自残等等。值得警惕的是,这些看似“叛逆”的行为背后,有时可能隐藏着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例如抑郁症,需要我们认真辨别和及时干预。特别是近年来,初中和高中学生中抑郁的情况越来越多,一些学生甚至出现非自杀性自残行为,例如用锐器划伤自己的手腕、大腿,或者用烟头烫伤自己,这些现象更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并非所有“叛逆”都是正常现象

青春期的一些“叛逆”行为,例如对独立自主的渴望、对权威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心理发展现象,代表着青少年探索自我、建立独立人格的必经之路。然而,如果这些行为过于强烈、持续时间过长,并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伴随一些危险信号,例如自残,就需要高度警惕是否存在潜在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2.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信号

情绪持续低落或易怒:如果青少年长期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或表现出异常的烦躁、易怒,甚至出现自伤或自杀的想法或行为,特别是出现自残行为,例如用刀片割伤自己,用烟头烫自己,这可能是严重抑郁症的信号,需要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过度焦虑和恐惧:青少年可能会对某些特定事物或情境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例如害怕考试、害怕社交等。严重的焦虑也可能伴随自残行为。

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冲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冲动也可能是情绪问题导致的,例如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可能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的情况。

社交退缩,回避与人接触:一些青少年可能会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回避社交活动,甚至出现拒绝上学的情况,这可能是社交焦虑障碍、抑郁症或其他情绪问题的表现。

饮食和睡眠紊乱:食欲不振、暴饮暴食、失眠或嗜睡等症状也可能与情绪和行为障碍有关,例如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的情况。

违反规则,对抗行为:虽然一些对抗行为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但如果频繁违反规则、对抗父母和老师的权威,甚至出现偷窃、破坏公物等行为,可能是品行障碍或其他情绪问题的信号。

3.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

早期识别和干预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伴随自残行为的青少年,更需要及时干预。尽早干预可以帮助青少年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预防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甚至挽救生命。

如何进行早期干预:

关注和倾听: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特别是对于一些反常的行为,例如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下滑、身上出现伤痕等,更要提高警惕,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积极沟通,避免评判:与青少年建立积极的沟通关系,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避免批评和指责,营造一个安全、理解和支持的氛围。

立即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青少年出现情绪和行为障碍的信号,尤其出现自残行为,应立即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例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不要犹豫,也不要试图自行解决。

创造支持性的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充满理解、支持和关爱的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4.结语

青春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易发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早期识别和干预情绪和行为障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不要将所有“叛逆”行为都简单归结为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尤其对于伴随自残等危险行为的“叛逆”,更要高度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我们需要用更细致的眼光去观察、理解和帮助青少年,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青春期。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