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科普知识

时间 :2024-12-25 作者 :田伟娜 来源:东平县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急性脑梗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脑血栓”,是由于脑血管突然堵塞,导致大脑血流中断或血流量骤减,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软化乃至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为无数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静脉溶栓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手段,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静脉溶栓治疗的原理与目的

静脉溶栓治疗,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脑血管中的血栓,使堵塞的血管恢复畅通,从而恢复大脑的正常血氧供应。这种治疗方法的目的是迅速恢复脑组织的血流,减轻缺血性损伤,缓解患者的症状,并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二、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溶栓药物主要包括阿替普酶、替奈普酶和尿激酶等。这些药物能够选择性地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恢复血管的通畅性。其中,阿替普酶和替奈普酶具有高效的溶栓效果,且半衰期较长,适用于急性脑梗死的紧急处理;而尿激酶则具有较强的溶栓作用,能有效分解纤维蛋白凝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三、静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静脉溶栓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其应用需严格遵循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主要包括:

1、经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2、发病时间小于4.5小时(对于阿替普酶或替奈普酶)或6小时内(对于尿激酶)的患者;

3、没有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如颅内出血、活动性内部出血、颅内肿瘤等。

禁忌症则包括已知颅内病变、血压不稳定、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有出血病史及出血倾向等的患者。

四、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风险

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残疾程度并降低病死率。然而,溶栓治疗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最主要的是出血风险。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脑梗死出血转化,即梗死区域发生出血,这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此外,溶栓药物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低血压等并发症。

尽管如此,静脉溶栓治疗的获益仍然是风险的数倍。研究表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管再通率可达30%-40%,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对于符合溶栓条件的患者,静脉溶栓仍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治疗选择。

五、溶栓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在溶栓过程中,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增多,引起窒息的情况。

2、观察自身状态:注意是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以及是否有出血倾向等异常情况。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溶栓治疗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长期服药预防复发: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预防复发同样重要。因此,在溶栓治疗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以降低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六、如何预防急性脑梗死?

预防急性脑梗死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需积极治疗并控制病情。

2、健康饮食:保持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3、适当运动: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提高身体免疫力。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总之,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静脉溶栓治疗为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溶栓治疗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患者需充分了解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同时,预防急性脑梗死同样重要,患者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