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当患者出现高血压后想要立即治愈基本上不可能。因高血压病因较多,临床治疗阶段一般都是以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为主,想要做好这些,离不开长期护理。如果在家庭中出现了高血压的情况,应该注意一些护理方法,那么家庭护理小常识有哪些呢?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已经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经最新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可知,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在患病率方面呈现出了逐年升高的趋势,然而就高血压患者而言,他们在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控制率方面还相对较低。通过有效的防治高血压,能够进一步的防止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然而,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症,是长期无症状存在的,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导致高血压患者在药物依从性方面较低,难以按时服药,进而出现血压控制不稳定的情况。
高血压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并发症,想要彻底治愈有一定困难,日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恶化。高血压患者受到自身教育程度、健康意识、对高血压认识不清等方面的影响,在服药时间、用药剂量方面擅自进行更改,这样不仅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效率难以达到预期,同样的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小常识
1)注意合理饮食。日常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尤其是需要降低盐分的摄入量,而且应尽可能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多摄入一些营养物质,这样才可确保高血压患者恢复。
2)注意劳逸结合。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一些保健方法,不能太过劳累,日常应多注意休息。高血压患者在注意劳逸结合的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关于高血压方面的常识,只有这样才可确保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3)注意测量血压。在家庭中应注意血压升高或下降的情况,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避免血压持续上升,从而带来不良影响。
4)防止便秘。高血压患者日常应尽可能避免出现便秘的情况,这是因为患者便秘后会增加腹部的压力,进而导致患者血压上升。在家中高血压患者应注意多喝水,从而避免出现便秘的情况。
5)遵医嘱用药。日常控制血压时一般都是以药物控制为主,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更改剂量。当使用药物过程中,必须按时服用。如果长期用药后并没有效果,那么应及时找到原因,并更换相关要求,避免长期服用一种药物,否则会产生药物耐药性。
5)当天气较为寒冷时,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血管出现收缩的情况。
6)避免情绪太过激动。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时,有可能导致血压急剧上升,此时高血压患者应尽可能保持平常心,避免生气,从而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高血压突发如何护理
1)当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并且伴随存在恶心、呕吐、心慌、视线模糊等症状时,代表患者已经引发出现脑部疾病,此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物,另外还需要服用利尿剂、镇静剂等,从而稳定患者的病情,不能太过紧张,如果患者已经服用药物或者是休息后并未出现好转的情况,那么就要立即前往医院急救。
2)当患者存在气短、肢体活动失灵等情况时,可能有急性左心衰,此时应立即让患者双腿下垂,采取坐着的方式让患者吸氧,并立即通知急救中心。
3)当高血压患者疲劳或在精神刺激下突然出现心前疼痛、胸闷,可向左肩或左上肢放射,面色发白、冷汗等症状时,应立即让患者休息,保持环境足够安静,舌下部位需要服用硝酸甘油,并立即吸氧,去医院急救。
4)如果高血压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情况,应采取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吸入气道内,导致呼吸困难。这时,应立即前往医院急救。
经以上分析,希望高血压病人可以在家庭中控制血压,并有效解决高血压疾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及时测量自己的血压,只有这样才可确保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