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关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时间 :2024-12-23 作者 :冯雪茉 来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这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从1981年第一次报道至今,艾滋病已给世界带来重大健康危机。艾滋病患者在承受生理痛苦与治疗挑战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负担。所以关注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既是医疗工作者应尽的义务,更是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

1.心理负担的来源

1.1疾病本身的压力

艾滋病不能根治,患者需长期服药、而药物治疗面临潜在副作用、治疗不确定等因素,这对患者造成很大心理压力。

1.2社会歧视与偏见

尽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已广为人知,但社会上仍存在对患者的歧视和偏见。患者会因疾病受到排斥,隔离,甚至丧失工作及社交机会等,这对其心理健康有严重危害。

1.3家庭与人际关系的紧张

艾滋病患者向亲友诉说病情时,会遇到不了解,害怕甚至疏远等问题,使其面临着很大的精神压力。

1.4经济负担

长期治疗费用以及可能丧失工作能力,使很多艾滋病患者陷入经济困境之中,而经济压力又使患者心理负担更加沉重。

2.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注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其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病情预后。如果患者心理压力太大,就可能觉得难以坚持长期治疗计划,从而使病情恶化。另外,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者也至关重要,帮助其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改善生活质量。

3.如何关注和改善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3.1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医疗机构应给予艾滋病患者专业心理支持与咨询服务,协助其应对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学会有效应对策略,以更好地迎接人生挑战。除此之外,专业人员对患者还要进行定期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其心理变化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同时建立连续的跟踪系统以保证患者全程获得所需的心理关怀与支持。

3.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各种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目的是为了消除艾滋病患者在社会中受到的歧视与偏见,进而为艾滋病患者创造更宽容,更了解的社会氛围。教育活动要重点关注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病人基本权利等问题,纠正大众错误认识和心态。另外,还应该鼓励艾滋病患者主动参与这些活动并分享自己的体验与情感,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价值,又可以增进社会对患者的认可与了解。

3.3 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

艾滋病患者通过组建支持小组、开展社区活动等方式,能够与有类似经历的人群进行沟通,共享对方的挑战及成功体验。这些建议的活动不只是为患者带来了情感上的帮助,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实际的应对方法和生活技巧。与此同时,政府及社会组织应该提供所需资源及训练,以协助家庭成员及友人对艾滋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了解如何为病人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妥善支援。另外,政策倡导还能保障艾滋病患者平等获得就业,教育等社会服务的权利,降低疾病造成的社会排斥与经济困难。

3.4 经济援助和政策支持

政府及各社会组织要为减轻艾滋病患者财务压力提供必要经济援助,通过有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保障艾滋病患者基本权益、保障艾滋病患者能得到必要医疗、生活支持。同时,建立专项基金对艾滋病患者给予医疗补助、生活津贴等,帮助艾滋病患者解决因患病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并且,推进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把艾滋病治疗列入医疗保险范围,减少病人自付比例以减轻其经济负担。推行就业援助计划向艾滋病患者提供职业培训及就业机会,帮助其回归职场、经济自立。强化住房保障措施,使艾滋病患者有合适的生活条件,保障其有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以法律手段保护艾滋病患者隐私权、劳动权等权利,避免因病不公正待遇、歧视等。开展社会宣传,促进群众了解艾滋病患者权益,形成更加包容、谅解的社会氛围。

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重视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协作。通过给予心理支持,消除歧视,增强家庭与社会支持,给予经济援助以及成立互助小组,帮助艾滋病患者能够更好的面对疾病,改善其生活质量最终达到与疾病和谐相处的目的。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