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就像一个“隐形杀手”,悄悄地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阴道炎主要是由于阴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病菌滋生而引起的炎症。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如乳酸杆菌,它能够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pH值在3.8 - 4.5之间),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然而,当这种平衡被破坏时,阴道炎就可能接踵而至。
阴道炎的症状——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有鱼腥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白带通常呈灰白色,质地稀薄,比较均匀一致。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霉菌性阴道炎:外阴瘙痒是其最主要的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宁,痛苦不堪。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外阴及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呈黄绿色、泡沫样,有臭味。外阴瘙痒,有时还伴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如果尿道口有感染,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阴道炎的病因——找出“罪魁祸首”
细菌感染:对于细菌性阴道炎,加德纳菌和厌氧菌的过度生长是主要原因。这些细菌在阴道内原本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当阴道内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局部免疫力下降、性生活频繁、阴道灌洗等,就可能导致它们大量繁殖。
真菌感染: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这种真菌在正常情况下也存在于阴道内,但当机体免疫力低下(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患有糖尿病等)、阴道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如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等)时,就会大量繁殖引发炎症。
滴虫感染: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滴虫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巾、游泳池、坐便器等间接传播。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注意个人卫生、经期不注意护理、长期使用卫生护垫等,也会增加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摆脱阴道炎的妙招——重铸健康防线
正确就医与治疗:①细菌性阴道炎:通常采用抗厌氧菌药物治疗,如甲硝唑、替硝唑等。一般采用口服或阴道局部用药的方式。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同时性伴侣也需要进行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②霉菌性阴道炎:局部用药可选用克霉唑栓、咪康唑栓等,严重者可口服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按疗程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需要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同时,要积极治疗可能诱发霉菌性阴道炎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③滴虫性阴道炎:常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可口服和阴道局部用药同时进行。由于滴虫性阴道炎主要通过性传播,患者的性伴侣也必须同时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且治愈前的内裤及洗涤用的毛巾应煮沸5 - 10分钟以消灭病原体。
生活习惯的改善:①保持外阴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或肥皂。清洗时要注意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②选择合适的内裤:应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材质的内裤。每天更换内裤,换下的内裤要及时清洗,不要积攒。③注意经期卫生:经期要勤换卫生巾,每2 - 3小时更换一次。避免使用卫生条件差的公共卫生间,尽量使用蹲式马桶。④避免过度清洗阴道:阴道有自身的清洁和调节功能,过度清洗(如频繁使用阴道灌洗器)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平衡,增加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饮食与运动:①饮食方面: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少吃辛辣、油腻、甜食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阴道炎症的症状。例如,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外阴皮肤,导致瘙痒症状加重。②运动方面: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女性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游泳(注意选择卫生条件好的泳池)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阴道局部的抵抗力。
性生活健康:性生活前后要注意清洗,男性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传播。性生活要有节制,避免过于频繁。同时,如果一方患有阴道炎,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直到双方都治愈。
总结:
阴道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但只要女性朋友们了解它的症状、病因,掌握正确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就能够轻松摆脱阴道炎的困扰,重享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