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腹泻?慢性腹泻是一种消化系统症状,临床表现为一天多次大便,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者间歇性2-4周的复发性腹泻,可称为慢性腹泻。慢性腹泻由多种原因引起,需对症治疗才能根治,同时也要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引发慢性腹泻的原因多样,临床上大致分为胃疾病和肠道疾病引起,还有肝胆胰疾病发起,第三部分也可以由全身疾病引起。具体来说:胃疾病原因造成的腹泻是由于胃切除术后吸收不良引发,一般是轻度腹泻。肠道疾病引起的多为感染性腹泻,包括慢性菌痢、肠道结核、慢性阿米巴肠炎等;肠道疾病也有由非感染性腹泻引发,像炎症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结缔组织引发的肠道疾病等,都可引发慢性腹泻的发生。还有结肠癌、结肠息肉等肠道肿瘤也可能引发慢性腹泻。肝胆胰疾病中的慢性胆囊炎、胆管癌、肝癌、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也是引发慢性腹泻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全身疾病的甲亢、糖尿病和药物过敏也可能引发慢性腹泻。所以,慢性的腹泻的治病原因复杂多样,要找到病根进行对症治疗。一般情况下慢性腹泻没有传染性,只有感染性腹泻有明确病原体的慢性菌痢、肠结核和慢性阿米巴肠炎等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传染性。
慢性腹泻患者的护理措施
1.对于慢性腹泻的患者来说,合理合规的用药安全尤为重要。在病房查房中要了解患者住院前的生活卫生习惯,查看有无导致患者腹泻的药品、食品和其他容易引起腹泻的因素,可能有个别患者在住院前已经服用了吗丁啉和胃复安等促进胃动力的药物,或者还有个人患者在住院前服用的中药成份中有大黄等,这些都很容易导致腹泻的发生。还有在住院前习惯吃一些豆类和海鲜食品,也是诱发腹泻出现的原因之一。如果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要与医生沟通,并及时调整护理策略。
2.对慢性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宣导。饮食的不健康不卫生,是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之一,应对患者讲述卫生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消毒,防止病从口入等不卫生的习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物,防止寒气入侵加重腹泻的发生。平常也要注意身体的运动,增加身体的抵抗力。还有加强患者作息时间的调节,做到规律休息保障足够的睡眠,有利于患者康复。
3.使慢性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治疗期间要让患者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不能出现暴食暴饮的情况发生,每次饭前便后要用温水洗手。在疾病治疗期间要多喝开水避免喝生水的情况,也尽量避免吃生冷不熟的食物还有隔夜的剩饭和剩菜等,也不能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规律饮食。
4.对慢性腹泻患者也可以采用辩证的护理措施。如果是五更泻,主要是肾阳虚症引起,泻下清稀,宜选用健脾开胃消化和温补的药物。如果是食滞泻,主要是消化不良引起,宜选择保和丸健脾和胃,尽量少食多餐,尽量减轻胃肠负担,等病情好转之后再增加食物的摄入,并且食用容易消化的流食稀饭或者面片等,直到病情好转才能恢复正常饮食。如果是湿热泻,就需要选择清淡饮食和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和油性过大的食物,平常有烟酒习惯的人要戒烟戒酒。如果是风寒泻,可以选用艾灸针灸的护理治疗。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腹泻的患者治疗期间,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和不吃辛辣油腻的是食物是护理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