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风后遗症怎样针灸治疗和运动康复

时间 :2024-12-09 作者 :孙颖 来源: 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 康复医学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中风是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类疾病的总称,其主要发病表现有多种,可能是脑出血、脑栓塞,也可能是脑梗塞。其急性发作后期,病情会趋于稳定,由于发作部位为脑部,所以难免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半身不遂)、认知障碍(失忆、糊涂)、言语障碍(失语症、言语不利)等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从而会打击患者的自信,使其丧失对生活的兴趣,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合理而有效地帮助患者康复成为了关键性问题,经研究,针灸治疗和运动康复都不失为一种改善中风后遗症的好办法,那么,具体操作应该怎样进行呢?

一、针灸的主要操作及作用

在我国古代,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已经被多次实践和记录,其主要作用可针对中风后遗症中的偏瘫症状,这种治疗方法的使用可以恢复或者可以部分恢复患者肢体的感觉和运动,而针灸的施用过程中,选择腧穴尤为关键。

1四肢穴位的选择

中风偏瘫治疗过程中,上下肢穴位通常会被广泛选用。阳经穴位一般被认定为主要的选择对象,而瘫痪侧的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也要同时予以选择,如果说头穴的选择通常以健侧为主,那么四肢穴位的选择就刚刚好与之形成相对。根据现代神经反射学说可知,以上所选穴位通常对肢体运动的神经有支配功能,而这些穴位的选择可以提升患肢感应的程度,从而改善其运动功能,促进其肢体方面的康复。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时间通常很长,而且每个人的病程、定位以及病情都有所不同,所以,对于每个人的治疗也要因人而异:通常在病变发生初期可以选择在健侧肢体来取穴位,用以达到活血通络的主要目的;而对于发病时间较长,可以达到半年或半年以上的患者,一般可以采取双侧肢体都取穴位的方法,其中还是要以健侧穴位为主要穴位,而患侧穴位应当作为辅助穴位;在发病后期选取穴位时,应当选取患侧穴位,此举可以达到对患者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提升的目的。

2头部和躯干穴位的选择

对于中风后遗症病人来说,头部和躯干部分穴位的选择也同样重要,通常在头部会选用到的穴位有百会、印堂等,其选择的主要目的是可以实现对于患者脑神经功能的调节;而躯干部分的穴位选择一般在脊柱,针灸脊柱周围穴位可以达到改善患者身体平衡状态的目的。

二、运动康复的主要操作及作用

1肢体运动康复

spacerspacerspacer对于脑中风瘫痪较为严重的病人运动康复的方法可以使用被动运动,其运动过程可以由康复师负责,分别对患者进行肢体,肌肉以及关节方面的辅助运动,此过程亦可以通过机械帮助开展,目的是防止病人身体肌肉的僵硬化以及避免其身体疼痛的状况发生。

对于肌力达到一定程度、偏瘫情况并不严重的脑中风病人,推荐采用主动运动的方法,运动的过程应该选择由易到难,先选取一些简单的动作,例如一些关节(手部关节、四肢关节)的弯曲与伸直,腹背肌的运动等等。最开始的练习方式应选用躺平方式或者坐姿方式,慢慢进展到站姿方式,进而协助其进行行走练习,期间要控制每日运动量,更要注意病人运动时的安全性,不要有跌倒的情况发生。

2语言运动康复

spacer对于脑中风导致言语障碍的患者,应对其开展口部肌肉的康复运动,其主要目的是恢复其舌肌、面肌、软腭及声带等部位的功能。这期间口操的应用很重要,可以通过张口闭口的反复练习、以及舌部的运动来提升病人的康复水平。

小结

总之,脑中风后遗症这一疾病的存在,使很多原本是家里顶梁支柱的人,一夜间成为了需要被照顾的那个,这难免会导致其抑郁情绪的发生,而康复治疗的出现,成为了很多人对未来重拾信心的重要因素。在康复治疗中,针灸和运动康复二者相结合的运用,既从中医角度为病人疏通经脉,又从西医角度对病人的各个肢体功能有所改善,其操作简单,作用明显,可谓是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福音。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