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疼痛不再来:针灸治疗疼痛疾病的奥秘

时间 :2024-08-23 作者 :马金洪 来源: 乐陵市杨安镇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经络功能,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疼痛的产生往往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或脏腑失调有关。针灸通过调节经络气血,解除瘀滞,使气血流通顺畅,进而改善疼痛症状。在疼痛疾病治疗中,针灸可以增加内啡肽等镇痛物质的分泌,抑制痛觉神经通路,从而达到镇痛效果。无论是急性或慢性疼痛,针灸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低副作用,因此成为治疗疼痛的重要方法。

一、疏通经络,解除瘀滞

(一)疏通经络,让痛楚有路可退

针灸治疗疼痛的第一个关键在于“疏通经络”。经络就像人体的“交通网”,它连接着全身的气血运行,保证身体正常的运作。当经络发生阻塞,气血不能顺利流通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就会产生疼痛、僵硬甚至麻木等症状。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将经络打通,让气血顺畅流动。好比清理堵塞的道路,当交通通畅后,痛楚自然会随着气血的运行逐渐消散。因此,疏通经络就像为疼痛提供了一条“退路”,让身体的自愈能力得到发挥。

fb67964d4737947c_html_fa7951be2c456b5e

(二)解除瘀滞,让身体不再“结块”

疼痛常常源于体内气血的“瘀滞”,即血液和能量在某个部位滞留,形成像“堵塞的水流”一样的情况。瘀滞不仅会引起疼痛,还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局部肿胀等问题。针灸通过刺激与病灶相对应的穴位,能够帮助消除这些瘀滞现象,恢复气血的正常流动。针灸的针刺动作会带动局部血液流动,增强细胞活性,使得原本淤积的区域重新获得活力。就像用针灸为身体做了一次“大扫除”,清除那些造成疼痛的“阻塞物”,让身体从源头上告别疼痛。

(三)双重效果:止痛与调理兼顾

除了疏通经络和解除瘀滞,针灸还具有独特的调理功能。疼痛并不是单纯的身体问题,很多时候,它和人的情绪、压力、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针灸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通过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通过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针灸能够帮助身体自我修复,提高抗痛能力。这种“止痛与调理兼顾”的双重效果使得针灸不仅适合治疗急性疼痛,还对慢性疼痛和身心不适有良好的作用。因此,针灸不仅是身体的“止痛剂”,更是帮身体恢复健康的“调理师”。

二、调节气血,缓解疼痛

(一)气血和畅,疼痛才能远离

在中医里,气血的作用就像人体的“营养和能源供给系统”。气是身体的活力来源,血则是滋养全身的物质基础。气血流通不畅或失调,身体各个部位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就容易出现疼痛、酸麻等不适。针灸通过刺激穴位,使气血能够顺畅地流动,消除体内的阻滞和积聚。这样一来,不仅疼痛会减轻,身体的活力也会恢复。就像清理一条水道,当水流通畅,阻碍自然就会被消除,疼痛也会随之远去。

fb67964d4737947c_html_8c0f516c86754abb

(二)调动气血,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

针灸不仅仅是“缓解疼痛”,更是一种调动气血的方式。气血充足,人体就具备了更强的自愈能力。通过针灸对气血的调节,人体能够更有效地修复因病痛或外界刺激导致的损伤。针灸的“针刺”动作实际上是在激发身体的“自我修复”系统。通过刺激与疼痛相关的穴位,能促使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物反应,如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内啡肽分泌,减轻疼痛。针灸的这种特性让人不仅仅是在短期内缓解疼痛,更是提高了身体的整体免疫和抵抗能力。

fb67964d4737947c_html_97143700baebd3b5

(三)调和气血,维持身心的平衡

很多人觉得疼痛只是身体的表现,但其实气血失调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和心态,进而加重疼痛感。针灸在调节气血的同时,还能调和人体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通过对气血的调节,针灸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焦虑、平复心情,让情绪和身体一起得到放松。这种调节不只是缓解一时的疼痛,更是在为长期的健康奠定基础。无论是缓解疼痛,还是提升生活质量,针灸通过调和气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健康保障。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