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药品质量控制:确保安全有效

时间 :2024-08-16 作者 :王芳荣 来源: 磴口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药品,作为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疾病,调节生理机能的重要物质,其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药品质量控制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

一、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药品质量标准是药品质量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性状:记载药品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如外观色泽、溶解度、晶型、熔点、相对密度、折射率、吸光系数等。这些性质可以帮助初步判断是否为该检品。

2.鉴别:主要从化学反应考虑,根据药品的类别反应或特征反应,与某些试剂生成特异性颜色或产物,有时需要结合紫外或红外光谱,帮助鉴别检品是否与品名相符。

3.检查:主要检查杂质。需要检查的杂质项目,主要是根据生产该药品所用的原料、制备方法、贮存容器与贮存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等情况,考虑可能存在的杂质,再联系这些杂质的毒性,经综合考虑而提出的。一般情况下,对杂质规定有一定限量,药品中杂质的含量不能超过这个限量,否则不合格。

4.含量测定:主要确定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力求准确、简便快速。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和各种色谱分析法等。

、药品质量控制的实施方法

1.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药材、化学原料等原材料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通过严格的采购、验收、储存等环节,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

2.生产过程控制: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例如,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利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对药材的炮制、提取、浓缩、制剂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3.成品质量检测: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药品符合质量标准。这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多个方面的检测。

4.储存条件控制:药品的储存条件对于保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应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将药品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避免阳光直射或潮湿的环境。

、药品质量控制的具体应用

药品质量控制不仅适用于新药研发和生产过程,还贯穿于药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以下是一些具体应用实例

1.新药研发:一个新的药品,在通过药理筛选、动物实验等证明有一定疗效而且毒性较小,要推荐到临床试用时,必须对新药质量制定出一定的规格标准,加以控制。这包括对新药的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规定。

2.中成药生产: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SPC技术,对药材的采购、炮制、提取、浓缩、制剂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药品储存和运输:药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因此,应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将药品储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并在运输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4.药品使用:在使用药品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和说明书上的指导,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同时,应注意药品的储存条件,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药品。

、药品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药品质量控制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科学制定质量标准:应根据药品的用途、安全性、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等因素,科学制定质量标准,确保药品的质量可控、有效。

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检测流程、质量记录等,确保药品质量控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4.加强监管和检查: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药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

、结语

药品质量控制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通过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加强人员培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和检查等措施,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患者需求。同时,广大患者也应提高用药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医嘱和说明书上的指导使用药物,共同维护药品的质量安全。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