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风患者的神经康复护理的预防与处理

时间 :2024-08-16 作者 :于世梅 来源: 潍坊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中风偏瘫属于临床脑卒中的后遗症,是因大脑神经组织在缺血情况下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多表现为患者身体一侧的肢体障碍,导致患者无法运动,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在疾病治疗同时,实施肢体康复护理和锻炼,可有效辅助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一、偏瘫患者康复概述

中风即为脑卒中,是因中风而引发的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此疾病的康复过程耗时长,整体显效缓慢,还需综合多种方式进行全面干预。

二、评估与制定护理计划

首先,要对患者病情有全面的了解,开展详细的评估,针对性解决治疗需求,这其中饱含了患者当下的运动能力、生活质量情况、认知状况等。其次,结合需求及实际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康复护理计划,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优化,强调对患者康复的专属性和有效性。

三、中风疾病的预防

1. 控制危险因素

脑中风患者自身多会合并多种其他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其都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因。因此,需要加强患者护理期间的上述风险因素管控,定期做好血压、血糖、血脂监测。另外,出遵医嘱进行饮食控制外,患者必须戒烟戒酒,提高身体综合素质水平。

2.健康饮食

均衡、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改善和预防脑卒中疾病的重要途径。如维食物的摄入、低盐低脂的清淡食物等,都是脑卒中患者的健康饮食标准。

3.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使患者保持充沛的精力,还能逐步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从而增强抵抗能力。在医生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后,可以给出合理的锻炼建议,如散步、游泳等,以身体舒适为宜,每周不超过15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量即可。

四、中风患者肢体康复训练方法

1)、卧姿变换与训练

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练习,可以从最简单的卧姿变换入手,并在辅助训练后提高身体协调程度。患者于床上开展左右翻身练习,在辅助下做好仰卧起坐动作,锻炼相关肌肉力量。

2)坐位姿势调整

当患者的卧姿能够自由切换后,可以进行坐姿训练,这个过程,要求协助者辅助患者保持背部、颈部的支撑能力,避免在锻炼过程中伤到脊柱,并将动作分解,从床边坐姿逐步转移到坐位坐姿,最后达到站立姿势的标准度,进而有效强化身体背部力量。

3)、站立与平衡训练

站立平衡的训练,应以辅助工具开展,如助行器等,在逐步延长站立时间、稳定时间后,再开始平衡训练。期间务必保证患者的身体安全,避免出现各种损伤情况,以单脚站立、闭眼双脚站立的练习为主,提高身体综合的平衡水平。

4)、行走与步态矫正

行走是大量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康复目标,在进行行走训练时,要指导患者步幅的稳定,避免过于追求正常而引发意外情况;而步态异常的患者,则可以辅助矫形器等工具开展矫正,逐步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则视情况摘除。

5)、关节活动与拉伸

中风偏瘫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需要卧床,这就容易导致出现肌肉、关节僵硬情况,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定时进行辅助拉伸,在提高患者肌肉活动度的同时,活动关节改善功能,确保关节软骨的功能水平不受影响。

五、心理支持与疏导

中风偏瘫患者会因自身情况出现各种不良心理状况,影响治疗效果。在逐步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家属、护理人员都应关注患者心理需求,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可选择专业的心理医师进行干预、疏导。在出院后家属也应鼓励和陪同患者多参与社交,有助于患者康复效果的提高,更强化患者正能量情绪的保持。

六、营养与饮食建议

康复锻炼过程中,需要保持中风偏瘫患者的身体营养需求,结合患者喜好和口味调整、优化饮食结构,这对于其抵抗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在强调营养全面的同时,遵医嘱做好注意事项的控制,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几率。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