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一词在许多人群当中都有基础认知,大众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处于健康、疾病二者之间的不良身体状态,在中医学当中,对于亚健康这一情况也有相应认知,如下将针对中医视角下的亚健康状态发生原因、调养防治方式进行讲解分析。
1、中医视角中的三类亚健康状态
中医学领域内与现代西医及人们普遍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了解略有不同,中医视角下大体可以将亚健康状态分为三个类型,首先最为常见的就是系统功能下降相关的亚健康症状,简单来说常见症状包括排尿功能异常、食欲下降、性功能下降、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等,有时还可表现心悸、失眠、健忘、脱发等症状,在中医看来,这一类亚健康状态多是由于后天元气不足,周身气血运转不畅,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器官功能相较于以往出现衰退表现的状态。
第二类中医视角下的亚健康状态可以归纳为功能紊乱相关的亚健康状态,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功能紊乱,其引发的核心因素就是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未能按照健康规律的休养生息活动,例如长时间熬夜、长期睡眠质量不佳等,这一类患者会出现各种睡眠失调后的相关症状,例如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到白天困倦,精气神及体力下降,夜间睡眠多梦、入睡难及早醒,容易出现肌肉酸痛或者关节疼痛问题,活动状态下则容易头晕、反应速度迟缓,工作与学习当中也容易出现注意力下降及难以集中的情况,并且伴随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衰退,或春秋时节内也出现手脚冰冷、畏寒的异常情况。
第三类亚健康状态,在中医视角下可以归类为饮食习惯相关的亚健康状态,具体是指挑食、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等各类异常饮食习惯,时间久了难免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常见表现为便秘或腹泻、口苦口臭、容易焦虑、抑郁或暴躁、皮肤瘙痒以及喉咙干燥痒痛,生活当中容易出现腹胀、嗳气等问题,中医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与各种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了脏气的劳损有关。
2、情志调节
在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当中,患者自身就应当首先注意情志调节问题,在中医学理论当中认为情志能够不同程度影响人体气血运转以及脏腑功能,不论是暴躁易怒的激烈情绪还是长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都能够持续影响人体健康情况,所以改善不良情绪、做好情志调节能够让人体首先保持更好的全身机能运转状态,具体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尝试各种积极的冥想、或睡前音乐疗法改善焦虑抑郁等问题,日常生活中存在紧张压抑的情绪状态应当使用正确的发泄方式调理缓解,例如适当运动锻炼、培养适宜的兴趣爱好活动等。
3、调理脏腑功能
脏腑功能的调节能够进一步帮助改善各类亚健康症候表现,例如各种睡眠问题、胃肠道功能异常等表现,在中医视角下这种脏腑功能的调节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帮助达到,例如通过中医体质辨证分析,适当服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也可以使用适宜中药食药两用药物,阶段性服用,可使脏腑各种功能及早恢复健康状态;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各类中医特色外治法帮助调理,例如针灸、推拿、穴位按摩、中药贴敷等各种疗法,这些方式也可以与中医药内服联合使用,例如以脾肾阳虚后出现的畏寒受损等症状表现作为主要症候的亚健康患者可以结合健脾补肾相关中药组方以及中药熏蒸、膏药贴敷疗法等方式协同作用,可加快身体亚健康的恢复速度。
4、生活习惯的调整
生活习惯的调整在所有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当中都应当重视与实施,不良的生活习惯状态持续存在的过程当中,即使能够使用中医药等方式,帮助阶段性调理改善,也会由于这些不良习惯影响再次出现亚健康状态。首先在饮食上各种刺激或者油腻的食物应当减少摄入,并且要注意三餐饮食的规律性,食物的选择尽可能营养且丰富,但需要具体根据个人脾胃情况选择;同时坚持适宜的体育活动,协同帮助人体改善功能紊乱或者系统功能下降的问题,充足的睡眠也是帮助人体运转气血、发挥脏器功能的重要手段,以上这些措施能够缓解亚健康状态下的身体疲劳以及精神萎靡。一些长期熬夜、睡前零食、焦虑抑郁等不当习惯,都需要及时改正,否则正常的身体脏腑机能,日久必然失调,出现各种异常的亚健康状态。
5、养生技巧
长期维持健康状态也可以利用一些中医养生技巧辅助进行,例如选择对应中医体质的中医养生茶,如补肝肾明目的菊花枸杞茶,利咽、通便的罗汉果、胖大海泡茶饮,降压、通便的决明子代茶饮,健脾祛湿的薏米粥,补脾益肾的莲子粥等,肝肺脾肾等虚倾向的群体都可以找到对应自身体质情况的茶饮药膳菜谱,通过中医药膳烹饪方法,不定期烹饪进食,可逐渐改善各种偏虚的体质。失眠者可以在枕旁放置中药香薰袋,帮助提升睡眠质量。
总之,这些养生技巧的积极使用,在改善亚健康状态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帮助恢复和维持良好的机体脏器功能,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