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老年人脑血管病预防:从日常生活做起,中医养生来帮忙

时间 :2024-08-09 作者 :戚浩然 来源: 龙口市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血管也如同老化的管道般,逐渐失去弹性,管壁变薄,甚至出现斑块沉积。对于老年人而言,这无疑是脑血管病的“危险信号”。

1.认识脑血管病,认清潜在风险

脑血管病,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影响脑组织供血,最终造成脑功能损伤的一类疾病。脑血管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

年龄增长:血管自然老化,弹性减弱,容易发生硬化和狭窄。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脂:高血脂会导致血管壁脂质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高血糖: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风险。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脏疾病: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疾病,容易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到脑部血管,导致脑栓塞。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是向脑部供血的主要血管,如果发生狭窄,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增加脑卒中风险。

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还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风险。

酗酒:长期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损害血管内皮,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同时还会增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风险,间接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高盐高脂饮食:高盐高脂饮食会导致血压血脂波动,从而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脑血管病史的人群,其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中医养生,为脑血管保驾护航

中医认为,中风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的过程,与“虚、瘀、痰”密切相关。年老体衰,脏腑功能减退,气血生化不足,是为“虚”;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是为“瘀”;饮食不节,痰湿内生,阻塞脉道,是为“痰”。针对这些病机,中医在预防脑血管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张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养,以达到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目的。

1)调理阴阳,平衡气血

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衡则容易发生疾病。脑血管病的发生多与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有关,因此,预防脑血管病的关键在于调理阴阳,平衡气血。

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情绪波动过大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气血失调,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起居有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气血亏虚,影响脑部供血,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坚持锻炼,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脑血管功能。

2)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脑血管病的发生与气滞血瘀密切相关,因此,预防脑血管病需要注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穴位按摩:经常按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穴位,如百会穴、风池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

中医推拿:通过中医推拿手法和穴位刺激,可以起到调畅气血,疏通经络作用。

中医药疗法: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使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通络功效的中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对于预防脑血管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3)合理膳食,预防为主

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合理的膳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方面。预防脑血管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低盐低脂饮食:限制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少吃油腻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以减轻血管负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利于预防脑血管病。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管病风险,而过量饮酒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因此,预防脑血管病要坚决戒烟,并限制酒精的摄入。

3.结语

脑血管病的预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发病趋势现在逐渐年轻化,不仅老年朋友们需要提高警惕,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积极借助中医养生的智慧,才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守护健康,安享人生!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