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吃饭总是不香?肠易激综合征了解一下

时间 :2024-08-09 作者 :燕娟娟 来源: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会偶尔遇到食欲不振、吃饭不香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情绪不佳、饮食不规律或药物副作用等。然而,如果这种症状持续存在,并且伴随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是否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本文将深入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常见但常被忽视的肠道疾病。

一、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症状多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但无器质性病变。该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多见,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神经系统异常、肠道感染、肠道微生态失调及精神心理障碍等。患者胃肠蠕动可能增强、减弱或痉挛,对各种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的动力学反应过强,并呈反复发作过程。

二、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秘,以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的上消化道症状、精神症状和其他肠外症状。

腹痛:几乎所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腹痛的发作和持续时间缺乏规律,常在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腹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排便较急,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粪量少,糊状且含大量黏液,通常无血便,多在晨起或餐后出现,一般每日3-5次左右,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10余次。

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有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黏液,常伴腹胀、排便不尽感,部分病人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

上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胃灼热、反流等。

精神症状:失眠、焦虑、抑郁、头晕、头痛等。

其他肠外症状:如乏力、尿频、尿急及痛经等。

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组合出现,且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因人而异。

三、肠易激综合征与食欲不振

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会影响食欲。由于肠道动力异常,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产生气体和腹胀,从而影响食欲。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等症状,进一步干扰消化吸收过程,进而影响食欲。

四、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当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且伴随排便频率异常、粪便性状异常、粪便排出过程异常以及黏液便、胃肠胀气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粪便细菌培养、结肠镜等检查来确诊。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行为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可通过解痉药、调节内脏感觉的药物、泻药等改善症状。心理治疗主要适用于症状严重而顽固,经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者。

五、肠易激综合征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虽然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一些预防措施和自我管理策略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诱发症状的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易产气的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同时,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生活方式的改变: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轻症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肠道功能。

心理调适:学会放松身心,减轻精神压力。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放松技巧,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六、结语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腹泻、便秘为主要症状,但无器质性病变。虽然该疾病不会危及生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了解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症状、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与自我管理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