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关注致盲性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时间 :2024-08-09 作者 :崔乐乐 来源: 唐山爱尔眼科医院屈光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朋友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眼睛好比一台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镜头,而视网膜相当于胶卷。我们通常说的眼底就是视网膜。当出现视力逐渐或突然下降,视物模糊,眼前有黑影飘动或者遮挡等任何症状,都需要及时散瞳检查眼底。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眼睛造成了的损伤相应提高,了解关注并预防致盲性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上有大量的血管和微血管。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致使视网膜微血管发生病变,视网膜微血管变得脆弱,形成微血管瘤、渗出、出血等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进一步发展会出现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发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造成严重视力下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临床上致盲率很高的眼底病。糖网的发病和糖尿病病程长短、血糖控制情况及全身状况,比如高血压、高脂血症有关。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糖网,患糖尿病10,55%的患者会并发糖网,患病15年则会有70%的患者会并发糖网;血糖控制良好则不易出现糖网,而血糖较高的患者较早期出现糖网,且糖网病情较重,不易控制;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糖网。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必须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什么症状?

大部分糖网患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视物模糊,如果有少量出血会出现突然眼前小片黑影飘动,过几天后症状自动缓解,可以多次出现,大部分会越来越重。进一步发展会出现视力明显下降,视物变形,甚至突然失明。目前我们临床上对糖网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6期,其中1~3期为非增殖期,眼底有不同程度的微动脉瘤、出血点及渗出等。4~6期为增殖期,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由于大部分1~3(非增殖期)糖网患者没有任何眼部症状和不适,所以糖尿病患者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当定期检查眼底。

目前对于糖网的早期筛查有两个办法:①散瞳查眼底,就是往眼睛里滴儿滴散大瞳孔的眼药水,让瞳孔散大,医生通过眼底镜检查视网膜有无血管瘤、出血、渗出等糖网的改变。②“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应用眼底照相机发现并记录眼底病变情况。

那么大家一定关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预防吗? 很遗憾,糖网通常不能完全预防。即使血糖控制平稳,其他指标正常,也不能完全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但是,良好的血糖、血压及血脂的控制,可以有效延缓病变的发展,减轻病变的严重程度。想要做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三个控制: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

三个禁忌:戒烟、戒酒、戒大吃大喝,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个定期查眼底:散大瞳孔检查眼底或者免散瞳眼底照相。

四个早期干预和治疗:早期给予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血管造影检查如有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要及时给予激光治疗,如发生黄斑水肿,要早期给予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如发生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要早期手术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久到眼科检查一次眼底?大家一经发现并确诊糖尿病,应该马上到眼科检查眼底。无眼底病变的,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出现新生血管的,需立即进行激光治疗,行全视网膜光凝,3~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并进行眼底照相,必要时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

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的,减少失明的关健在于预防。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对于预防糖尿病致盲至关重要。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