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了解血尿,关注肾脏健康

时间 :2024-08-09 作者 :韦杏雪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偶尔会听到“血尿”这个词,但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却并不深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血尿,关注肾脏健康。

一、什么是血尿?

血尿是指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多少,可以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肉眼能看到尿液呈红色、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而镜下血尿则是指肉眼观察尿液颜色正常,但在显微镜下检查时,发现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目超过3个。

二、血尿的原因有哪些?

1.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

1.1肾小球肾炎:这是引起血尿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导致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

1.2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感染会导致泌尿系统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引起血尿。

1.3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能会损伤尿路黏膜,引起血尿。

1.4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容易破裂出血,导致血尿。

1.5多囊肾:这是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内会出现多个囊肿。随着囊肿的增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血尿。

2.全身性疾病

2.1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容易引起出血,包括血尿。

2.2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肾脏是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

2.3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微血管,导致糖尿病肾病。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

3.其他原因

3.1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血尿,这被称为运动性血尿。一般休息后可自行消失。

3.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引起血尿。

三、血尿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肾脏功能:长期的血尿可能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

2.增加感染风险:血尿会使尿液中的细菌更容易滋生,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3.可能提示严重疾病:无痛性血尿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它可能是泌尿系统肿瘤的早期症状。

四、血尿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1.尿常规检查:这是诊断血尿最基本的检查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形态等,可以初步判断血尿的来源。

2.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可以区分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如果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多样,畸形红细胞比例较高,提示肾小球性血尿;如果红细胞形态正常,大小一致,提示非肾小球性血尿。

3.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以检查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是否有结石、肿瘤、囊肿等病变。超声检查无创、方便、快捷,是血尿患者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4.膀胱镜检查:对于无痛性肉眼血尿患者,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的情况,发现是否有肿瘤、炎症等病变。

5.肾脏穿刺活检:如果怀疑是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引起的血尿,可能需要进行肾脏穿刺活检。

五、血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针对病因治疗

1.1如果血尿是由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2如果是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可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情况,选择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方法。

1.3如果是泌尿系统肿瘤引起的,应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情况,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4如果是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引起的,应根据具体的病理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2.对症治疗:对于血尿伴有疼痛的患者,可以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如果血尿导致贫血,可根据贫血的程度,给予补血治疗。

3.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多饮水,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尿路,减少细菌滋生。饮食应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血尿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症状,它可能是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的信号,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表现。如果发现血尿,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我们也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关注肾脏健康,预防血尿的发生。

山东广播电视报